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吉林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材: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归纳真题详解.pdf

2018年吉林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材: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归纳真题详解.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一、大纲分析 (一)考查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高效理解语言文 字的能力,即主要考查应试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考查范围及方式 1.常见题型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常见题型主要有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篇 章阅读四大题型。 其中,逻辑填空可以细分为实词填空题、成语填空题、虚词填空题以及混合 填空题;片段阅读可以细分为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态度理解题、标题选 择题、细节理解题和词语理解题;语句表达可以细分为语句填空题、下文推断 题和语句排序题,还有可能会出现病句、歧义句辨析、修辞辨析、标点辨析、 熟语辨析、字音字形等。篇章阅读与片段阅读考查题型类似,也主要考查应试 者对所给文章的主旨概括、标题选择;对作者的意图的判断和态度的理解以及 文中细节理解和词语理解等。 2.核心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核心考点是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片段阅读这类题目主要 承载着言语理解这个方面,逻辑填空和语句表达这两类题目主要承载着言语表 达这个方面。 具体来说,主要考查这样几个方面: (1)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2)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的词语、语句的含义; (3)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 (4)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 (5)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6)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 (7)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 3.考查方式 (1)逻辑填空 设置一段大约百来字的阅读材料,从中抽取出 1~4 个词语依次排列作为正确 选项,要求应试者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依次)填入划横线 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得体。或者给出 2~4 个独立的句子,每 个句子至少抽出一个词语,要求应试者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抽取出来的词语,主要涉及实词、虚词和成语。 【例1】中国很多地方都长久地流行这样一首儿歌: “摇摇摇,摇到外婆 桥”,早在躺在摇篮里的年月,我们构想中的这座桥好像也是在一个小镇里。因 此,不管你现在多大,每次坐船进入江南小镇的时候,心头总会_______出几缕 奇异的记忆,陌生的观望中潜伏着某种_______的意绪。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渗透 熟识 B.浮现 奇怪 C.流淌 异样 D.流露 难言 【答案】A 【解析】由于小时候听儿歌时就已经对江南小镇有了美妙的憧憬,故当我们 真的来到江南小镇时,虽然仍是陌生的观望,但潜意识里却有一种若有若无的 似曾相识的感觉。 “熟识”一词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意境,而且与前面的 “陌 生”相对应,因此答案选 A。 【例2】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_______、延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 明。 ②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_______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 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白鹤等 20 多种_______鸟类, 近年来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A.中断 揭穿 珍稀 B.终断 揭露 珍奇 C.终断 揭示 珍贵 D.中断 揭开 珍稀 【答案】D 【解析】“中断”是指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还可以继续; “终断”是指终结、停止。第一句,中华文明是没有断开、一直延续五千年的 文明。第二句, “揭开新篇章”是固定搭配。 “揭穿”的对象多是阴谋; “揭 露”的对象多是秘密; “揭示”是指向人指出不易看清的事理,因此答案选 D。 (2)片段理解 设置一个 200 字以上的阅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提问方式,结合文字材 料,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这类题型主要的提问方式有: ①主旨概括 【例】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 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