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常见能陶瓷的制备.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常见功能陶瓷的制备 一.电容器陶瓷 电容器在电子线路中,起到阻断直流、存贮电荷、滤波、区分不同频率及使用调谐等作用,是电子功能陶瓷元件中用量最大的元件之一。电容器产量占全球电子元件的40%以上,产值约占全球电子元件的10%以上 电容器:高频、铁电、表面层与边界层、微波、独石等几类 介质材料:钛酸盐、锡酸盐、锆酸盐的固溶体。 GENERAL PROCESSES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典型电容器陶瓷制造工艺流程 一般工艺步骤: (1)配料 (2)混合 (3)球磨 (4)干燥 (5)预烧 (6)造粒 (7)成型 (8)烧成 (9)加工、整形 (10)上电极 1.工艺调整对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晶粒尺寸控制:大部分电容器采用的材料要求为细晶粒(例如BaTiO3的晶粒尺寸为0.7~1μm),以获得大的ε。 晶粒抑制剂:如NiO、锡酸铋等。 压平剂:获得平坦的ε~T关系,如MgSnO3、CaZrO3、CaSnO3、Bi2(SnO3)3、CaTiO3。 (2)显微结构控制:在高ε材料中常采用加入少量(2~3%)组成相同的晶种,使得显微结构均匀。显微结构(晶粒和气孔的尺寸大小及分布,相组成及分布,晶界特性、缺陷及裂纹,组成均匀性及畴结构等) (3)微区化学成分控制:人为控制化学不均匀性,例如利用“壳心”结构,阻止晶粒生长的第二相或者多相混合热压等。如X7R材料的电容温度调制。 (4)液相烧结技术:BaTiO3中加入过量钛,形成第二相液相促进烧结。在SrTiO3系统中,加入助烧结剂(SiO2、Al2O3)或利用化学式量偏离。 2.显微结构与ε~T曲线关系: (1)相的迭加法则:各晶相的ε~T关系及TKε(电容温度系数)、TKf(频率的温度系数)的正负不同,利用相的迭加法则,调整固溶体的两相比例从而得到平坦的ε~T关系或一定TKε、TKf材料。 (2)富施主体系:烧结过程中液相未进入晶界,而停留在晶粒交界处。晶粒生长通过晶界迁移而完成,晶界迁移速度慢,无异常晶粒生长,材料的介电性随温度变化不大(从-50oC到+100oC电容变化很小),可用作稳定电容介质。√ (3)富受主体系:液相进入晶界,成为晶界液相膜。液相的高活动性促成晶粒异常生长,大晶粒可达100 μm,而小晶粒仅为1μm,添加物宏观上为均匀分布,ε~T曲线中居里峰十分明显,介电性不稳定,不适合作为稳定电容器材料。 常用作X7R介质工艺技术要点 材料体系:BiTiO3-Nb2O5-Bi2O3、BaTiO3-Nb2O5-Co3O4、BaTiO3- (Ho,Gd,Dy,Er)2O3 -MgO等 满足下列条件:在-55~+125 oC温度范围内电容率变化=15%。 “壳,心”结构:晶粒内的组成不均匀,晶粒内核为铁电相,而外壳为非铁电的顺电相,从而使材料的电容-温度关系平稳。 发展趋势:膜的层厚更薄,要求介质的晶粒更细,这就使得利用“壳,心”结构设计X7R材料更为困难。因为要求核芯部分体积为更小,但晶粒变小后,由于尺寸影响,ε减小,电容量下降。 Sakabe掺杂解决方案:不采用“壳,心”结构,而利用掺入CaO,组成为: (Ba1-xCax)mTiO3+1mol%MgO+2mol%SiO,x=0~0.10,m=1.003~1.009 抑制了BaTiO3的四方性,得到细晶粒陶瓷,晶粒为0.2μm,而获高介电系数(ε=3000)的稳定电容器材料。 理想BaTiO3陶瓷的壳-芯结构 壳-芯结构的TEM照片 (Y.Mizuno, J.Eur.Ceram.Soc., 2001,21:1649) 材料配方的改进; 工艺技术的改进; 微结构的控制; 微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表征。 X7R介质 X7R介质 壳-芯结构的形成: 居里点移动机理: 壳-芯结构的稳定性: 扩散速率 固溶度 (第二相) 取代离子的移动效应 离子空位 应力作用 离子半径 固溶度 烧结气氛 杂质的掺杂取代作用: 化学成分 掺杂方式 粒径 均匀掺杂 X7R介质 工艺技术研究内容 (1)BaTiO3陶瓷的微观形貌 (2)相组成 (3)绝缘电阻率 (4)介电性能 (5)居里点的移动 (6)壳-芯结构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结构 特点: 封装简单,密封性好; 能有效隔离异性电极; 比容大,等效串联电阻小; 无极性; 固有电感小; 高频特性好。 引言:世界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多功能化,要求元器件小型化、片式化、标准化、无引线、组合化、集成化、电路模块化,以适应高密度组装自动化大生产的要求。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1-100μF的MLCC正快速的替代钽电容 器和铝电解电容器原有的地位,是世界上用量最大、发展最快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