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汉代辞赋.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汉代辞赋 参考书 1、? 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修订版 2、? 瞿蜕园 《汉魏六朝赋选》 中华书局1964年版 3、? 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马积高《赋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一、赋的名称和起源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1.赋的名称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 《文心雕龙·诠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朱熹《诗集传》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2.赋的起源 《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 纵横家的散文,如《战国策》,所使用的铺排手法也是其来源之一。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 《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 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荀子 《礼》、《知》、《云》、《蚕》、《箴》 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堪称“一代之文学”。 二、汉赋的发展 汉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 根据时代和赋的体式,汉赋又可以分为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类。 1.汉赋的形成期 汉赋的形成期主要是骚体赋。 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枚乘创作的《七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2.汉赋的兴盛期 汉赋的兴盛期主要是大赋。大赋又称散体大赋或体物大赋。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张衡摹拟班固的《两都赋》作《二京赋》。 散体大赋的特点 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 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 主旨上,既美且刺,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由序、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 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以四、六言为主。 3.汉赋的衰微转变期 汉赋的衰落期,也是汉赋的转变期。抒情小赋兴起。 张衡的《归田赋》首开抒情小赋的先河。其后有蔡邕、赵壹等人。 第二节 贾谊、枚乘与西汉初期的赋 一、西汉初期赋体创作概况 贾谊与梁苑作家群体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文学创作迎来了新的生机。 梁苑(梁园、兔苑、菟苑)作家群体的领袖是梁孝王刘武,给汉初文学以巨大推动。 二、贾谊的骚体赋 《吊屈原赋》 《鵩鸟赋》 1.《吊屈原赋》 这篇赋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序,旨在说明写作本赋的意图。 第二部分,本体,旨在说明屈原悲剧的社会原因。 第三部分,讯辞,旨在说明屈原悲剧的自身原因。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骚体写成的抒情赋 篇幅短小,用简洁清丽的语言抒写出悲愤哀伤的感情。既是吊古,也是伤今;既是凭吊屈原,也是自伤自悼。 “词清而理哀”(刘勰《文心雕龙·哀吊》)。 形式上,有“讯”辞,通篇用带有“兮”字的语句;手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2.《鵩鸟赋》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自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是失矣。” 主旨在于说明生死去就难以预虑,也不必深究。表现出鲜明的道家倾向。 《鵩鸟赋》 这是一篇用骚体写成的哲理赋。 以赋明理,为贾谊所首创。(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 采用了问答体的形式 ,与后来的汉赋较接近xiaoyaozhai888@163.com 397434716(杏花烟润) 三、枚乘的创作 1.枚乘生平: 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人。吴王图谋叛汉,他写了《谏吴王书》,劝阻无效。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起兵叛乱,他又写了《重谏吴王书》,又无效。投梁孝王门下,成为梁苑作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今传《七发》、《梁王菟园赋》、《柳赋》。 武帝初,以“安车蒲轮”征召枚乘,死于途中。 2.枚乘的《七发》 《七发》的写作意图 “七窍所发”而“戒膏粱之子”说。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 “说七事”而“谏梁孝王”说。李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