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 卢安贤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发展 天然材料:原始人用天然岩石制作工具和武器,这些材料是最先使用的材料,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范围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也称为硅酸盐材料,因构成材料的主要物质为硅酸盐,包括用陶土制作粗陶制品,花盆,彩陶等;采用更高级的材料制作的精陶。粗陶与精陶都是不很致密的物质,气孔较多;烁器:提高烧成温度而获得致密的瓷器-----烁器;瓷器:从烁起出发,通过提高质量而获得致密的烧结构白色胚体。陶瓷和瓷器合称为陶瓷;在陶瓷的发展过程中,硅瓦,玻璃,水泥,耐火材料也在慢慢发展起来,都已经形成产业。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随着生产技术的向前发展,特别是自四十年代以来,在原有硅酸盐材料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多新型材料,这些材料的成分已不含硅酸盐,将这些材料叫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单一材料的性能和功能是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要求的;需要将多种材料复合起来,以赋予其特殊性能和功能;复合材料将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 二.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 (一)建筑材料 建筑物是人类生存,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构筑建筑物的材料相当一部分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生物材料 人体器官,骨骼等因疾病、缺损或机械损伤等原因,致使其失去应有的功能,需要替换。生物材料主要有三种功能: (1)替代人体内有病或损伤的部分; (2)作为人体先天性缺损部分的替代品; (3)有助于人体内组织恢复的功能生物材料。 早在公元前,人们就不断地探索、利用天然材料来修补人体创伤,但存在两个问题:(1)天然材料是有限的;(2)人道问题或心理问题。 到19世纪中期,开始大量利用金属板针固定骨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生体组织力学不相容、人感到不舒服、且金属材料易溶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离子。 六十年代初期是生物材料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主要是高分子材料,但高分子材料易老化、变化,易溶出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单体。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氧化铝多晶和单晶陶瓷的引入和广泛应用,开创了崭新的生物陶瓷时代。继氧化铝陶瓷之后,人类又发现了许多生物性能优良的陶瓷材料。许多材料已应用于临床,如做牙齿冠(根)、人工骨、人工关节、固定骨折用的器具、人工心瓣膜、人工眼等。 ;生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及临床应用 ;三大类材料性能的比较 ; 从上表可以看出,无机非金属材料用作生物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生物相容性。一些材料可用作惰性生物材料,即不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键合,但又能确保材料在生命体中不引起血栓、不致癌、无毒等;还有一些无机非金属材料可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键合,因为象人骨这样的生体组织中主要含P5+、Ca2+、O2-、H2O等物质,这些物质极易与生物材料结合而成一体。又如化学稳定性,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可确保材料在生体环境中材质的不改变。但无机非金属材料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如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脆性的,难于加工成型等。因此,可将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结合起来,使之兼具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方法可示意如下: 另外,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将有助于克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脆性和难于加工的问题。 ;(三)无机闪烁材料 人们一般认为物质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原子,那么原子内部又是如何呢?这就是粒子物理学家长期以来在不懈努力探索的问题,期望更进一步,探索到物质结构的奥妙。在这方面,无机非金属材料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1948年美国物理学家Hotstadter利用现在看起来相当简单的设备发明了第一块无机闪烁晶体NaI(Ⅱ),在50多年间,其应用达到空前广泛的程度。NaI(Ⅱ)被应用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核能、放射性跟踪、地质、铀矿勘探、石油探井、食品研究等许多领域。其中,在物理学方面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如电子偶系统()衰变的射线的探测、μ子跃迁产生的射线的探测、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的证明、Mossbauer效应的发现、爱因斯坦等效性的验证、长期寻找的赝标量态粒子、候选态粒子以及可能是胶球状新粒子Z和的发现,均是借助于NaI(Ⅱ)这种闪烁晶体而得以实现的。可以说,没有NaI(Ⅱ)这种闪烁材料,现代物理的发展进程将大大推迟。 现在的问题是:要发现越来越小的物质结构单元,需要建造越来越大的仪器。27Km长的大型电子正电子对撞机LEP(large electron position)是目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