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辉渠镇卫生院患者安全目标培训;2005年的上海会议,加入患者安全联盟
2005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2006年制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
2007年的百姓放心医院
2008年《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与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一)我国卫生部2005年1月发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把患者安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关于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中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医院管理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之一。
(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质量”,这充分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注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也是对医疗卫生工作提出的要求。; (三)2006年10月,中国医院协会在卫生部医政司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发布了《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从八个方面着力构建患者安全保障体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
; (四)中国医院协会在卫生部医政司指导下,在总结实施《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的实践,经修订与完善,形成《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从十个方面着力构建患者安全保障体系,还编写了《患者安全目标手册》,以便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
;维护患者利益
社会要求
医院生存与发展需要
医务工作者自己需要;(1)在发达国家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3.5%-16.6%,70%的不安全事件导致患者暂时性功能丧失,14%导致死亡。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统计,住院患者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安全事件85万件。 (2)《患者安全目标》的贯彻,同时也契合了卫生部医院管理与评价的工作重点,抓住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点,更是医院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品质的有力举措。对推动医院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形成医疗安全文化的新理念,促进患者安全工作,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抓医疗安全与质量;办实事、求实效;;十大目标;十大目标;十大目标;目标一;【目的】;【主要措施】; (三)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即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1.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与ICU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2.手术(麻醉)与病房、与ICU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3.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 (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
1.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2.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目标二;【目的】;;【主要措施】;(二)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
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且有醒目标志。
2.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名、或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
3.药学部门应定期提供识别技能的培训与警示信息,规范药品名称与缩写标准。
;(三)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四)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五)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六)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七)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八)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目标三;【目的】;【主要措施】;(三)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它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四;【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卓手机刷机包制作.doc VIP
- 学生如何预防颈椎疾病.pptx VIP
-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 T_CTSS 58-2022_茶叶感官风味轮.pdf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pdf
- 保险投诉培训课件.pptx VIP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4.84040.docx
-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ocx
- 八年级下册-【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考点梳理课件)-【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