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混改性聚酯纤维的吸湿性能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合成纤维Synthetic Fiber in China 2014年第43卷第8期 共混改性聚酯纤维的吸湿性能研究 1 1* 1 1 2 2 吉 鹏 ,王朝生 ,王 勇 ,王华平 ,雷 鸣 ,周 顶 (1.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2.宁波康鑫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慈溪 315300) 摘 要:利用设计开发的高亲水母粒与常规聚酯进行共混,对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 合成的亲水性母粒与常规聚酯共混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不同添加量的改性聚酯的吸湿性进行 了测试,建立了共混物表面接触角与吸水率对母粒添加量的关系曲线。选择添加6%的母粒进行试生 产,对制备的短纤维进行力学性能、吸湿性能的表征。研究表明:改性聚酯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 能,通过纤维碱减量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表征手段对改性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经碱减量处理的改 性纤维吸湿性呈下降的趋势,且随着碱浓度增加纤维表面的凹槽增加,分析推测亲水母粒分布在纤维 的表面,从而改善了聚酯的吸湿性。 关键词:聚酯纤维;高亲水母粒;吸湿性能;熔融与结晶性能;碱减量 中图分类号:TQ34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054(2014)08-04-05 聚酯纤维以其优异的性能,自工业化以来得到 实施来看,在线添加装置的普及以及共混技术的发 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化学纤维品种。 展为高亲水母粒在线添加与熔体共混制备亲水性聚 [6-7] 2012年全国累计生产化学纤维超过3500万t,其中聚 酯纤维提供了快速的方法 。 [1] 酯纤维所占比例达79% 。常规的聚酯纤维由于分 本试验利用微型共混仪将亲水母粒与常规聚酯 子结构排列规整,结晶度高达40%~60%,同时大 按不同比例进行共混,测试了共混物的熔融结晶性 分子中缺乏极性亲水基团,在标准环境下(温度 能及吸湿性能。在此基础上确定在线添加比例,将 20℃,相对湿度65%)的回潮率仅有0.4 %,使其 熔体与高亲水母粒共混,经熔融纺丝制备亲水性聚 吸湿性比天然纤维差,易产生静电现象,影响穿着 酯纤维。对生产出的改性聚酯短纤维进行力学性 [2] 舒适性 。目前围绕改善纤维吸湿性的研究主要集 能、吸湿性等方面的测试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母粒 中在:通过细旦、异形截面改善聚酯纤维的吸湿 共混改性机制,对改性聚酯纤维进行了不同碱浓度 [3] 性 ;在纺纱阶段,将常规聚酯纤维与天然纤维或 的碱减量处理,并对碱减量处理后的纤维的吸湿性 吸湿性较好的纤维进行混纺,通过混纺比例的调整 能进行了评价。 [4] 可以改善纱线的吸湿性 ;在织物后整理阶段,在 1 试验 织物表面涂覆亲水性整理剂,使织物具有一定的吸 [5] 湿性 。从改善聚酯纤维吸湿性效果来看,在织物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