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印中的虎与犬-西泠印社.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篆物铭形——图形印与非汉字系统印章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图像印中的虎与犬 徐 畅 内容提要:在先秦图像印中,有一些虎纹玺,也有一些犬纹玺,但是它们的判断标准不明确, 所以,有一些犬纹玺被误判为虎纹玺。本文试图通过虎纹与犬纹的形体特征、纹饰、神态等特点, 以汉画像、瓦当等器物纹饰加以佐证,并以典籍文献及文字玺印证明它们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的 不同角色。 关键词:虎纹玺印 汉画像虎纹 犬纹玺印 瓦当犬纹 汉画像犬纹 虎和犬是古代两种很重要的动物,但是在图像玺印中虎纹与犬纹往往混淆不清,本文试图通过 虎纹与犬纹的形体特征、纹饰、神态等特点,以汉画像、瓦当等器物纹饰加以佐证,并以典籍文献 及文字玺印证明它们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图像玺印中的虎纹 战国时期图像印中的虎纹玺较容易辨识,一种是张口吐舌为特征的虎纹玺;一种是体形硕大、 张口虎啸的虎纹玺,这种虎纹的嘴部即吻部较厚实;一种是“文字虎纹玺”,即文字与虎纹同饰于 印面;还有一种是加边款文字说明的虎纹玺,这种虎纹因为造型不够威猛,故用文字加以说明。现 分类评述。 楚虎纹玺(图1),铜质,鼻钮。《故肖》160号、《92卷》1594号先后著录。战国。虎身矫 健,顾首张口吐舌欲吞食野物之态,跃然纸上。 楚虎纹玺(图2),1957年长沙陈家大山军区26号墓出土。铜质,鼻钮。《湖南考古辑刊》 (一)、《92卷》1591号先后著录。战国。虎身无上印例那么矫健,但作蹲踞状、回首长啸、吐舌 如出一辙。 虎纹玺(图3),鼻钮。《故肖》6号、《92卷》1593号先后著录。战国虎身矫健颀长,张口虎 啸,虎头宽大,嘴部即吻部较厚实,张牙舞爪,颇兴虎威。 虎纹玺(图4),铜质,鼻钮。《故肖》5号著录。战国。与上例虎身体势相反,形态大体一 致;与琉璃阁一号墓岀土的战国铜奁腹部的虎纹同。“C形爪”是判断战国时期的标准之一。 楚双虎纹玺(图5),1980年秋湖南省古丈县白鹤湾楚墓(M7:3)出土。铜质,半环鼻钮。 《古丈白鹤湾楚墓》、《92卷》1589号先后著录。战国早期。两道边框,两虎上下盘踞,回眸对 视,情真意切。章法布白安排妥帖,顾盼生情,十分动人。 328 图像印中的虎与犬 楚国姓名虎纹图像玺“苛训·虎纹”玺(图6),《西泠印社藏印》、《玺汇》5651号、《92 卷》1616号、《图说》26-21先后著录。ꨁ标上姓名直接表明自己的职业或身份。印面上部横列姓 名,劲挺秀丽;下部饰一虎形,回首凸臀,虎尾高翘,张牙舞爪,生动精丽。 秦二合虎纹印(图7),萧春源《珍秦斋古印展》154号著录,《92卷》1592号、《图说》 30-16先后著录。印面作一虎形,未展现虎形的威猛雄壮,使人很难看出这是虎形,故在印侧横刻 一“虎”字作为诠释。另一侧有合契的两个榫洞,以便契合,知此为二合印的一半。据此推测,另 一半应是印主的姓名,是表明自己虎圈官员身份的玺印。此为战国时期玺印已有边款之一例。还可 举出一些印例,但大体是这四种类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虎纹图像玺印的断代 虎纹图像玺印的时代判断尚未有明确标准,兹举例评述如下: 虎纹图像玺(《图汇》64,图8),虎纹刻画精致,顾首张口,单目炯炯有神,虎身刻画卷云 纹和条纹,虎腿粗壮有力,饰C形爪。“C形爪”是战国时期动物图像的断代标准之一。由此我们 可以判断下列虎纹图像玺为战国时期虎纹图像玺:故宫博物院藏被误判为汉代的两枚虎纹图像玺 (图9、图10),前者著录于《故肖》155号,后者著录于《故肖》154号。印面照片看似为C形爪, 鼻钮为战国钮式。还有尾崎苍石藏虎纹图像玺(图11)、共墨斋藏虎纹图像玺(图12)、《图续》 著录的两枚虎纹图像玺(图13、图14),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一、有C形爪;二、身体雄壮矫健; 三、张口虎啸或头呈方形,厚实雄强。 秦印的判断标准是小篆和田字界格、日字界格。秦代虎纹图像印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