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免费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实验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2.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 在北京人遗址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 B. 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 C. 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 D.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稻谷遗存 3.据史书记载:“汤有旱灾……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材料最能说明商朝时(  ) A.掌握了原始灌溉技术 B. 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C. 奴隶遭受沉重的压迫 D. 农业生产已使用粪肥 4.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 A. 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 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C. 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 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5.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  )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明清时期 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 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7.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  ) A. 经济形态的变革 B. 耕作方式的变化 C. 工具材质的革新 D. 灌溉动力的改变 8.《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A. 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 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 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 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9.康熙年间,钱塘人俞森在《荒政丛书》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当时(  ) A. 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 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C. 农村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D. 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 10.“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 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B. 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C. 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 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1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 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C.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1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A.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 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13.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青铜器具太笨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B. 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 C. 青铜器不如铁器锋利,不便于推广使用 D. 青铜铸造规模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 14.《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这里“吾”的身份是(  ) A. 官营手工业者 B. 民营手工业者 C. 家庭手工业者 D. 雇佣手工业者 15.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