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村庄的衰落与重建.pptVIP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镇化背景下 村庄的衰落与重建 一,村落的衰落及未来图景 悄悄逝去的村庄 逝去的不仅仅是村庄 村落的价值 那些无奈的努力 村落会终结吗 快速消亡的村庄 它们悄悄地逝去,没有挽歌、没有诔文、没有祭礼,甚至没有告别和送别,有的只是在它们的废墟上新建文明的奠基、落成仪式和伴随的欢呼。 村庄的空心化 “空心化村庄”的内涵 地理意义 经济意义 “四大皆空”: 产业空、青年人空、 住房空、干部空 南部沿海多数村庄大约10%的房屋空置率。 北部内陆山区经济薄弱村的空置率在26%左右,部分村庄的空置率甚至在40%至50%。 我国村庄空置面积超过1亿亩。 一个人的村庄 江西安义11自然村平均人口不到8口人 有村庄仅剩一人。病了自己扛着、小学办不下去了 、着火找不到人救。 如果说,城中村是在痛并快乐中守着财富而死去的话, 另有一类村落却是因为穷困和饥饿而日渐消亡。 消逝的不仅仅是村庄 “故乡沦陷” 住进楼房的李锦祺,在新鲜感消失之后,渐渐觉得有些不适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他不能再去串门了。他怀念从前在村里时,一吃完晚饭,就家家户户地串门。远远地,老朋友在小院听到他的喊声,就赶紧为他打开门。一直聊到夜幕低垂,再心满意足地回家。 而现在,虽然住在楼上楼下,村民都变成邻居,但一关起门,每家都是一个独立隔断的小天地。 久而久之,李锦祺发现,很多满地跑的娃娃,他已经不知道是哪家的了。年轻人看到他,头一仰,跟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李锦祺感到不可思议:这要是在注重传统秩序的西李队,简直是“大逆不道”。 那些原先在村庄里无话不谈的老友,也仅在家里有红白喜事时才会聚在一起。“只剩下各自的亲情,乡情都消失了。”李锦祺摘下眼镜,叹口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从前淡薄了许多。”。 现实的家 想象中的家 记忆痕迹中的家 村落的价值 村落与城市天然就具有不同的存在价值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 那些无奈的努力 故乡的沦陷,加剧了中国人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也加剧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的秩序混乱。滚滚向前的城市化步伐,不能继续以牺牲乡村的土地、德性、风俗、传说等以及家族观念为代价。此时,有一些中国人,开始用行动,重建故乡的伦理、信任,以及生活方式。可以说,各种新的“乡村实验”在不声不响间进行。 “什么是家乡?它代表着一种安全感,它是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地方。怀着对故乡的一种信念,郭中一放下一切回到故乡开办农庄、书院,不是隐居,甚至不是叶落归根,而是“践行”。 保护古村落 “重经济轻文化、重开发轻遗产、重建设轻保护”的情况一直存在,“建设性破坏”遗产事件时有发生。 2012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共646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十年前我国只有文物保护,如今拥有了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村落遗产三大保护体系。 “保护古村落,就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一份集体记忆。? 纠结的村庄 中国大多数村庄甚或所有村庄是否都会不约而同地先后终结? 传统村庄是否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是否有必要继续保留呢? 村庄应该如何改变以适应现代环境的需要呢?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中国乡村的未来发展趋势? 让村庄成为历史 村落终结背景下的“化乡为城”实际上可与社会进步发展直接划等号。但吊诡的是,当“村落终结”这一带有社会进步发展意义的符号真正降临时,却招致社会各界空前激烈的批判和质疑。 村庄不会终结 1,中国农村无法“终结”的历史确认。 2,村庄无法“终结”的社会现实确认。 3,“既然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就意味着农村必须保留并且还要发展。 4,作为社会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可以终结,农业永远不可能终结,乡村生活不可能终结。 结论 在中国,没有这样一种政治力量,也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有本事和有可能,在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里,一揽子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受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 中国乡村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时间和科学,而非一时的意气用事。 二,城镇化与村落变迁 城镇化的内涵 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及模式 传统中的乡土中国 当代中国的村落变迁 据统计,2006年-2008年,在国家要求耕地占补平衡的情况下,全国耕地净减少12480万亩,年均减少近4200万亩,而2001年-2005年我国是年均减少2260万亩。2009年以来,农村用地占用形势更加严峻,形成新一波占用农村土地高潮。与以往不同是,这次热潮的主题是通过农村居民宅基地的“置换”来扩展城市建设用地。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的五个陷阱 一是要防范“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城镇化如果缺乏产业支撑,就会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陷入“拉美化陷阱”。 二是要防范有速度无质量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