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快递行业 都是家族发展
看明白没?原来,这些年为我们奔走送快递的申通、中通、圆通、韵达,这四家公司,以及汇通、天天等快递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家:仅有40万人口的浙江桐庐县。这几家撑起中国民营快递业半壁江山的公司,几乎都发源于同一家人。
“三通一达”是一家
“这里谁家做快递?”
“全都是。”在浙江桐庐县夏塘村,记者的问题,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1993年,在杭州一家印染厂打工的夏塘村年轻人聂腾飞发现了一门好差事,和工友詹际盛做起了“代人出差”的生意。
当时需要往来于沪杭间的外贸公司遇到一个难题:报关单必须次日抵达港口,而EMS需要三天。于是,聂腾飞每日凌晨坐火车从杭州去上海,詹际盛在火车站接货后送往市区各地。跑一单100元,除去来回车票30元,能赚70元。申通快递由此出世。
与此同时,在广东顺德,比聂腾飞小一岁的王卫也发现了“时间差”的生意,在深港间开展了相同的业务,公司起名“顺丰”。二十年后的它们,构成了中国民营快递的版图。
申通成立一年后,聂腾飞安排妻子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接替詹际盛的上海业务。詹际盛离开申通,创办天天快递。
五年后,聂腾飞因车祸去世。弟弟聂腾云离开申通,成立韵达快递。申通由陈小英兄妹接手。2012年,申通收购了天天快递,由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阳任董事长。
2000年,陈德军的初中同学张小娟,劝木材生意亏损的丈夫创办圆通快递。两年后,与他们一同长大的赖梅松成立中通快递。
“黑快递”十年游击战
最初的十多年里,申通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黑快递。这是因为,旧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由邮政企业专营”。
一位2000年进入申通的负责人笑言,“当年押车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最后房东忍不住问我们是不是小偷。”
这让最初的开始充满苦难记忆,但桐庐人能挨得住,因为实在太穷了。
一位申通的地方分公司经理说,在加入申通前,蹬过半年三轮车。
1993年,申通在杭州市湖墅北路的一间破屋子里成立时,只有一副桌椅,一个沙发,六七个人。这位分公司经理说,很长一段时间,他晚上都是趴在老板桌子上睡觉的。送件也苦。坐火车时常没座,抱着货站一夜。
到2009年,新邮政法出台,他们告别黑户日子。
雏形
1993年 代人出差
从杭州驱车向西南90公里,便可到达千岛湖畔的桐庐县。夏塘村里一条半干涸的小溪上,跨着一座不足十米长的“腾飞桥”,正是为纪念“快递第一人”聂腾飞而造。
桐庐多山少地,环境艰苦,当地人往往外出谋生。1989年,年轻的聂腾飞走出夏塘村,到杭州的一家印染厂做小工。这座不知名的印染厂,汇集了日后所有和“申通”创立相关且对中国民营快递业颇具影响的人物。
在那里,聂腾飞认识了妻子陈小英。陈小英来自桐庐县子胥村,在她哥哥陈德军的介绍下到印染厂打工。陈德军从印染厂出来后,靠自己的木匠手艺做装潢,但生意并不好。
1993年,随着邓小平南巡与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进出口贸易红火,往来沪杭间的外贸公司随即遇到难题:报关单必须次日抵达港口,但EMS需要三天。
20岁出头的聂腾飞和来自浙江淳安的工友詹际盛发现这一商机后,双双辞职创办申通,做起了“代人出差”的生意。聂腾飞白天在杭州拉业务,每份报关单收100元,坐晚上八九点的火车到上海,经常没座,只得站一夜;第二天凌晨三四点詹际盛在上海接应,再骑自行车把报关单投递到市区。
这种前所未有的业务一经推出,大受杭州贸易公司欢迎。即使每天只有一单,100元的价格减去来回车费30元,也能赚70元。
第一年,申通赚了近2万元。与此同时,在广东顺德,比聂腾飞小一岁的王卫也发现了“时间差”的生意,在深港间开展了相同的业务,公司起名“顺丰”。日后,王卫成了马云最佩服的人之一。
扩张
1994年 加盟
随着业务扩大,1994年,聂腾飞在上海开设网点,负责收取外贸回函送回杭州,并请来大舅子陈德军坐镇上海。而詹际盛则离开申通,和弟弟詹际炜另起炉灶做起了“天天快递”。
人手不足很快成为聂腾飞的掣肘,他自然而然想到了借助家乡人的力量——浙江人宗族观念浓厚,做快递的乡亲不会带着快件中途消失,不然就会被全村人唾弃。
聂腾飞设想:如果大家分散到各个城市,就可以把沪杭的线状业务变成区域乃至全国的网状业务,如此一来,申通的业务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
为此,他制定了加盟模式,加盟者向总部交纳几百元押金就可以开网点。
就这样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随着聂腾飞把“申通”的业务逐步扩大到长三角,桐庐的快递从业者也从夏塘村和子胥村扩展到了钟山乡,乃至桐庐的所有辖区。“我们村里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做快递,看都看会了,听也听会了。”夏塘村的干部说。
1999年,聂腾飞因车祸去世。他的弟弟聂腾云离开申通,成立韵达快递。申通由陈小英兄妹接手。2012年,申通收购了天天快递,由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阳任董事长。
2000年,陈德军的初中同学张小娟(曾是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