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污染-齐德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饲料霉变的预防及在饲料配方上的处理措施 华中农业大学 齐德生 一、饲料霉变的危害 1. 适口性降低; 2. 饲料营养价值降低; 3. 动物霉菌毒素中毒; 4. 动物霉菌感染; 5. 影响畜产品安全 三、霉菌生长需要的条件 1. 水分 水活性: 小于0.7时,大部分霉菌不能生长。具水活性具有温度相依性, 每增加10℃,水活性变化0.03—0.2。 安全水分: 相对安全水分 2. 温度:10—30℃ 3. 营养 4. 空气 5. 其它(如籽实完整性、昆虫污染等) 四、霉菌的分类 五、饲料霉变与霉菌毒素污染间的关系 1.自然界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霉菌可以产毒; 2.霉菌毒素与其产毒菌株间无严格对应关系; 3.饲料霉变≠霉菌毒素污染; 4.饲料中霉菌总数不超标≠饲料安全 六、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 3.1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呕吐毒素 、T-2毒素 伏马菌素 赭曲霉毒素 3.2 霉菌毒素间的联合作用 霉菌毒素联合作用往往造成危害增强。 七、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 1 黄曲霉毒素 1.1 概述 黄曲霉毒素B1、B2、G1、G2。主要存在于花生粕、玉米、DDGS、棉菜粕。 1. 2 危害 1.2.1 靶器官 肝脏。 1.2.2 危害特点 动物抵抗力降低; 生长性能下降; 产蛋率降低、畸形蛋; 动物中毒死亡; 畜产品中残留 1.2.3不同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 鸭雏>火鸡雏>鸡雏,仔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1.3 国家相关限量标准 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GB 13078-2001 ) 玉米花生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 ≤ 50μg/kg 豆粕 ≤ 30μg/kg 仔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 10μg/kg 生长肥育猪、种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 20μg/kg 肉用仔鸡前期、雏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 10μg/kg 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蛋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 20μg/kg 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 10μg/kg 肉用仔鸭后期、生长鸭、产蛋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 15μg/kg 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 20μg/kg 奶牛精料补充料 ≤ 10μg/kg 肉牛精料补充料 ≤ 50μg/kg 1.4 配制日粮时应注意的问题 1.4.1 关于合格玉米配不出合格配合饲料产品的问题 1.4.2 鸭饲料的配置 慎用生霉饲料 2 玉米赤霉烯酮 2.1 概述 是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种类多. 主要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及谷物加工副产品(DDGS等)。 2.2 危害 2.2.1 靶器官 生殖系统。 2.2.2 危害特点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样作用,动物表现为雌激素亢进证。 急性中毒时,母猪和去势母猪乳腺增生,阴户红肿,子宫肥大和卵巢萎缩;公猪,包皮长,阴茎肿大,乳腺肿胀。亚急性中毒时母猪不育,流产,死胎,木乃伊,产仔数减少及仔猪体弱,存活的小猪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增大等雌性化征象。母牛症状与猪相似。 鸡可见泄殖腔外翻,输卵管扩张,产蛋率下降等。 2.2.3 不同动物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敏感性 猪>禽>反刍动物。 玉米赤霉烯酮在肝脏中经3α-羟甾类脱氢酶和3β-羟甾类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成α-玉米赤霉烯醇和β-玉米赤霉烯醇,前者的毒性是后者的3-4倍。在猪体内主要转化为α-玉米赤霉烯醇,而在家禽体内主要转化为β-玉米赤霉烯醇。 2.3 相关标准 2.3.1 中国 玉米赤霉烯酮在配合饲料、玉米中的允许量( GB 13078.2-2006 ): ≤500 μg /kg 2.3.2 欧盟 欧盟委员会关于打算用于动物饲料的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水平的建议(2006/576/EC) 谷物和谷物产品(玉米副产品除外)2mg/kg; 玉米副产品:3 mg/kg; 仔猪和小母猪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