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1 卷第2 期 中 国 地 质 Vol.41, No.2
2014 年4 月 GEOLOGY IN CHINA Apr. ,2014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中堂沟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及其地质意义
1 1,2 1,2 1,2 3
汪晓伟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 磊
1 1 1 1 1
刘成军 陈有炘 徐 通 杨 杰 胡 楠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2.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54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提要:通过对分布于勉略构造带中段三岔子西侧中堂沟地区的火山岩进行详实的野外地质剖面调查,发现其为一套
绿片岩相浅变质火山岩,岩石组合以变安山岩为主,含有少量的变玄武岩和变英安岩,主体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地
球化学研究表明3 类岩石均具有轻稀土富集型稀土配分曲线,并显示弱的Eu 负异常;微量元素方面,岩石普遍富集
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 、Ba ,亏损高场强元素Nb 、Ta ,相对亏损P 、Ti ,不活动微量元素Zr 、Hf 、Tb、Y 等既无明显的相
对亏损也无显著的相对富集。在La-La/Nb 、Nb-Nb/Th 和La/Yb-Sc/Ni 等环境判别图解中,变玄武岩和变安山岩样
品点均落在岛弧火山岩范围内,并结合其岩石组合特征指示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活动陆缘)环境。其
中变玄武岩和变安山岩岩浆起源于楔形地幔的部分熔融,且有陆壳物质的参与;变英安岩的形成则与壳源物质的部
分熔融有关。
关 键 词:勉略构造带;中堂沟岩片;钙碱性岩石;弧火山岩;构造环境;岩浆起源
中图分类号:P584 ;P5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4 )02-0361-17
秦岭造山带是中央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空 墙群、变质火山岩(包括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
间上呈狭长带状横跨中国大陆中部,是一个具有长 岩、英安岩等)、放射虫硅质岩,前人普遍认为这些
期复杂演化历史的典型复合型大陆造山带[1-18] 。在 岩石应为勉略蛇绿构造混杂岩的一部分[21 ,36-37] 。但
秦岭造山带中,位于陕西省略阳—勉县—镇巴高川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其中的变
一线的勉略构造带是近年发现厘定的,是对秦岭造 火山岩普遍具有岛弧火山岩的性质,因此部分学者
山带构造演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条古板块 称之为三岔子岛弧型蛇绿混杂岩[21 ,37] ,但也有学者
缝合带[3-5,19-20] 。前人曾对该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 认为应将岛弧火山岩块从三岔子蛇绿混杂岩中解
作,涉及地层、岩石、构造、年代学、成矿等方面[21-30] , 体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火山岩块进行研究,而其
认为该构造带应为一个复杂的、由不同成因岩块组 中的辉长岩和辉绿岩墙等仍可视为勉略蛇绿构造
成的蛇绿构造混杂岩带[19 ,32-35] ,并已从该构造带内 混杂岩的一部分[3 ,31 ,38] 。这一岛弧火山岩究竟是代
解体出岛弧型火山岩[21 ,31] 和MORB 型古洋壳残 表古岛弧,还是代表大陆边缘的古岩浆弧,其形成时
片[21 ,31 ,36] 等不同性质的岩块。三岔子地区位于勉略 代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已有学
构造带中段,分布有超镁铁岩、堆晶辉长岩、辉绿岩 者指出三岔子火山杂岩可能代表南秦岭微陆块南侧
收稿日期:2013-05-14;改回日期:2014-0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16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项目(20110205110004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