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生 一、儒家的人生追求:修齐治平 二、道家的人生追求:逍遥适意 三、道教的人生追求:铸造天梯 四、佛教的人生追求:磨砖成镜 · 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文化. 在秦汉以前,儒墨道法四家,笼罩着思想文化的世界;唐宋以后,则是儒、道、佛三家笼罩思想文化的世界。 儒道佛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儒教伦理、道家风度、世俗宗教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为突出表征。 为什么三教能够笼罩思想文化世界? 儒家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指向社会和人生。 道家谈“性命双修”,就是去修人的人性、人的自然之性和人的生命,而达到一种真人、天人、至人的境界,它还指向人生。 佛家讲“法身慧命”,讲挖掘、呈现“佛性”,就是把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呈现出来。佛教上讲明心见性,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这个“心”,这就是人的根性的存在。 中国文化向来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即灵与肉)的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 这三个方面交互渗透、对立互补、同体共荣,凝聚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儒释道三家的功用: 南怀谨先生曾经作过非常形象的比喻:儒道佛三家,分别开不同的店,儒家开的是粮食店,解决人的精神饥饿问题;道家开的是药店,治疗心灵疾病;而佛家开的是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有钱没钱都可以进去逛逛。 总而言之,儒、道、佛三家都是我们人生所必需的。 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叫得意(顺境)信儒,失意(逆境)崇道。什么意思呢?人们得意的时候,一般要去体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儒家精神,并去践履由北宋的张载(字横渠)所概括的儒家精神,这就是著名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旦仕途受阻,就到道家那里去寻求心理平衡。 ` 在传统思想文化中有诸多重要命题,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忠恕之道、行己有耻,知荣辱、有所不为,谨言慎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等。 这些命题对我们的人生观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正如北宋一位皇帝所言: 儒家是治国(事)的,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 一、儒家的人生追求:修齐治平(一)儒家的特征--“入世”、“有为”、“现实” 所谓“入世”,就是说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它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它讲究如何进入现实社会,如何将个体与社会融为一体。 儒家创始人孔子有两句名言: 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注死亡以后的状态。 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现在这么郁闷烦恼,自己的事情还没治理好,搞这么多鬼事干吗?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这就是说到儒家的“入世”的情怀。 · “有为”: 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 儒家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时人评价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违反客观规律吗?这是对孔子的最大误解。 其实,儒家精神的精彩就在这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你判断并确定一个将为此奋斗一生的境界,哪怕是在实现这个境界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在所不惜,不放弃这种努力,不放弃这种追求。它展示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理想暂时不能实现,但不懈努力,一旦时机成熟,这种理想就能实现。 · 有两句话最能代表儒家这种有为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的一个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那么,为什么中国圣贤要让真正的君子这样呢?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因为“天行健”,即自然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因此人应该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所谓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风雨博施,阴阳大化”,都是在这样运动着,生生不息。 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重要的特性在于生生不息,人就应该向天道学习,君子要自强不息。大地的品性是承载万物,君子要向大地学习,要宽容,要厚德载物。我们经常谈到,一个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担当起多少的责任,心胸能容纳多少事情。德越厚,你担当的东西就越多。叫厚德载物,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 重现实: 就是关注最眼前的,你身边的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层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索一种神秘境界,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儒家的重现实对生命的关注,与道家的“得道成仙”,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关注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他人的、群体的、社会的,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