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理论与实践_第一部分.ppt

  1.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MC理论与实践 主讲教师:秦会斌、郑梁 TEL: 0571mail: zhlbsbx@ 教材:《EMI抑制技术》 1.1 EMC基本概念 引言 各种电气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些设备在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往外发射电磁能量,可能对其他设备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这就是电磁干扰。 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有限的频率资源条件下,由于电气电子设备的数量与日俱增,使用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大,电磁干扰的严重性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如何减少相互间的电磁骚扰: 使各种设备能正常运转。 减轻恶劣的电磁环境对人类及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电磁兼容学正是为解决这类问题而迅速发展起 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电磁兼容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直译为电磁兼容性。 国家标准GB/T436—1995制定工作组 : 对一门学科、一个领域、一个工业或技术范围来讲,应译为“电磁兼容”,以便反映整个领域,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指标; 而对于设备、分系统、系统的性能参数来说,则应译为“电磁兼容性” 。 GB/T 4365—1995 ,IEC 60050(161) 电磁兼容所下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电磁环境 : 空间 时间 频谱 历史(1) 1887年德国,赫兹实验 19世纪后期,马可尼火花隙实验 1901年,马可尼使用铜线阵列实现了首次跨大西洋的电波发射 1920年左右,开始出现各种抗电磁干扰的文章 1930:电气设备的干扰,如电机、电气化铁道和电信号灯之间的无线电干扰成为主要问题。 历史(2)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线电收发设备、导航设备以及雷达的使用,飞行器上的无线电收发设备和导航设备之间的干扰增多。 电子器件的密度(主要是电子真空管)小,可逐步排查 历史(3) 20世纪50年代,场效应晶体管发明,60年代发明的集成电路(IC),70年代发明微处理器芯片。 语音和数据传输需要增加,频谱变得越来越拥挤。 电磁波的频谱划分 历史(4) 197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所有的“数字设备”的电磁发射必须低于某个限定值。 使得自愿行为变为法定的符合性程序要求。 1933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在巴黎成立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EMI示例(1) 真空吸尘器或带直流电机的家用电器打开时,电视屏幕上会有“线条”出现。 运载火箭故障: 1967年大力神ⅢC发生故障。 火花放电 EMI示例(2)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马岛战役,英国驱逐舰HMS“谢菲尔德号”受到导弹攻击。 1988年11月8日,美国UH-60黑鹰直升机。该直升机对电磁发射敏感。从1982年以来,共死亡22名军人。 飞机与雷达发射机、无线电发射机,甚至城市波段(CB)发射机太近。 EMI示例(3) 1967年,美国Forrestal航空母舰驶离北越的海岸,甲板上停留了众多的加满燃油的歼击机,机上装载了1000磅的炸弹。其中一枚导弹不经意间发射,击中了另一辆飞机,造成油箱爆炸,死亡134名现役军人。 大功率搜索雷达在屏蔽连接器接触片两端产生的射频(RF)电压导致了这场灾难。 EMI示例(4) 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 人工电磁辐射,如空调机、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卡拉OK机、电热毯、移动电话、微波发射站、高压电线、X光放射线发生器、激光发射器等,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生物体对电磁辐射能量的吸收 ①、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量子能量 w=hf h=6.62×10-34J·S 普朗克常数。 f>3×1015Hz 量子的能量可以使原子和分子电离――电离辐射,例如X射线辐射、γ射线辐射, f<3×1015Hz 量子的能量不能使原子和分子电离――非电离辐射。 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一般属于非电离辐射。 ?②、比吸收率(SAR) 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rate 定义:生物体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W/kg) ρ:生物体密度,即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 σ:电导率 E :电场强度振幅 生物体吸收辐射场能量,引起体温(或局部体温)升高。 ③、谐振吸收 当辐射频率与生物体(或某些器官,例如眼睛、大脑)的固有频率谐振时,吸收最强。 人体固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