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而卓越国际视野中的教育质量新标杆.pptVIP

公平而卓越国际视野中的教育质量新标杆.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平而卓越 国际视野中的教育质量新标杆 张民选 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 mxzhang@shnu.edu.cn 一、“质量”语义辨析 质量:事物、产品、工作的优劣程度。 Quality: degree of goodness or worth. 标准:衡量事物的依据、指标和尺度。 Standard:Sth is used as a test,index or measure for weights, lengths or quality. 准则:判断、检验事物的标准,判断事物价值的原则。 Criterion (Criteria): standards of judge or principle by which sth is measured for value. 从上述语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一事物、产品和工作的质量是由多个准则、多项指标、多个尺度和构成的。人们的价值、准则和标准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质量判断。例如,对中国菜肴、欧美汽车的质量判断都有多个准则和尺度,而不同的人又可能对同一事物或产品(同一到菜、同一部车)得出不同的质量判断。 一、“质量”语义辨析 从上述语义的辨析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教育质量可以依据多项指标、尺度和准则来评判,而教育质量的尺度指标和判断准则在不同的情景中、对不同的人,又不尽相同。 我们当下探讨的是,“新世纪”、发达国家和 国际组织提出的教育质量要求及其标志性 的、相关的构成准则、指标、尺度和标准。 二、教育发展文献 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实现“全民教育”,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普及男女儿童的小学 基础教育。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胜利,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有 质量的教育,那就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 利”。提出“有质量的全民教育”(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的要求。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世界全民 教育监测报告《全民教育:质量规定》。 二、教育发展文献 2001年美国国会批准布什总统的提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我国的公立教育正在开始一个新时代,美国的学校将走上一条新的改革之路,一条新的结果之路,从而确保美国的每一个孩子都受到一流的教育”。 2002年美国教育部制订《2002-2007年发展战略》,题为《使命:确保教育机会均等 促进全国教育卓越》。 2006年美国通过《国家教育创新法》,旨 在通过教育创新,提升“学前到16年级”的 教育质量,“提高来自每一个主要人种群体 及各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的高校入学比例”。 2010年奥巴马政府通过题为《力争上游》 (Run to the Top)的教育发展战略,从托 高全国教育底部,到攀登世界质量之巅。 二、教育发展文献 溯源——拒绝平庸 最早提出“拒绝平庸”命题的文献是美国教育部专家委员会在1983年发表的报告《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该报告惊呼:“我国社会的教育基础正在受到日益增长的平庸潮流的腐蚀,它威胁着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未来。” 该报告还列出一系列数据,它提醒部长,美国在倡导“机会均等”并实现了教育普及以后,至少出现了16种令人担忧的“平庸”现象。 该报告深切地担忧:“美国以往各代,在教育、文化和经济上的成就都超过它的上一代。一代人的教育水平不能超过、不能与父辈相提并论,甚至还达不到父辈的水平,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2003年美国政府的一项委托研究的结论是:各种国际性教育测评结果表明,“1983年提出的危险至今仍然存在”。 三.1 公平而卓越:全民的、全纳的教育 200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强调:这个世界必须意识到“如果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和平幸福的未来,那么,为男女儿童提供平等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就是我们今天的唯一选择”。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从促进社会融合、保障基本人权出发,特别要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儿童的教育,包括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少数族裔子女、移民及客籍工人子女、母语为非本国通用语言儿童等群体的教育状况。学校要消除歧视,不排斥任何人。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局联合召开“国际教育大会”,主题就是“全纳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