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esources Science
第38卷 第6期 2016年6月 2016,38(6):1149-1159 Vol.38,No.6 June,2016
引用格式:李雪,李运刚,何娇楠,等. 1956-2013 年元江-红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16 ,38 (6):
1149- 1159. [Li X ,Li Y G ,He J N ,et al. Analysis of variation in runoff and impacts factors in the Yuanjiang-Red River Basin from
1956 to 2013[J]. Resources Science ,2016 ,38(6):1149-1159]. DOI:10.18402/resci.2016.06.14
1956-2013年元江-红河流域径流变化
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 雪,李运刚,何娇楠,罗 贤
(云南大学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91)
摘 要:国际河流水文变化和跨境影响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从全流域尺度分析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
素可为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提供科学基础。本文基于元江-红河流域干支流6个水文站径流数据以及64
个气象站降水、气温数据,分析径流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特征、径流变化趋势和周期性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元江-红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约80%的径流量集中于汛期(6-11月)。支
流站点的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大于干流站点,所有站点径流集中期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②径流年际变化剧烈,具有
明显的丰枯特征,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为枯水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为丰水期,70年代中期-90
年代初期为平偏枯水期,90年代中期-2002年为平偏丰水期,2002年以后为枯水期;③1956-2013年元江-红河年平
均径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李仙江站减少趋势显著;R/S分析表明未来径流量可能呈增加的趋势;④蛮耗站和李
仙江站的周期变化主要是4a、6~9a的年际变化和21~22a的年代际周期变化,SonTay水文站在8~10a和21~22a的年
际和年代际变化周期与上游蛮耗站和李仙江站基本一致;⑤流域降水变化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但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径流;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元江-红河流域;国际河流
DOI:10.18402/resci.2016.06.14
1 引言 域对境外部分的研究相对薄弱,难以为跨境水资源
[9]
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自然流动,成为流域内各 的开发利用和协调管理等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
国的共享资源。在全球性淡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 在西南国际河流中,元江-红河主要涉及中国、
的趋势下,国际河流的水文过程变化、水资源开发 越南和老挝三个国家,水资源丰富,不仅对流经的
[1] 国家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也使得上下游国家间
与利用等问题广受关注 。中国西南地区是国际河
流的集中分布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大规模梯级 有广泛的合作前景。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越
水电开发等影响,跨境水安全与纠纷问题日益突 南境内的红河下游,国外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河流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8 洪水对鄱阳湖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pdf
- “5.12”震后都江堰-汶川公路崩塌灾害模拟及危险性评价.pdf
- “金砖国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比较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pdf
- “水资源域”概念及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pdf
-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国家气候变化特征.pdf
- “一带一路“产油国经济增长与石油生产和贸易的动态关系研究.pdf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林业合作格局与资源潜力研究.pdf
- “一带一路“主体路线及主体水资源区研究.pdf
- “中国制造”带来的石油被动净出口现象分析.pdf
- 50年来渭河干流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pdf
- 1957年至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分析.pdf
- 1957年至2008年海河流域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pdf
- 1959年至2010年秦岭灞河流域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
- 1960 年-2010 年内蒙古东部地区生长季变化分析.pdf
- 1960-2010年巴尔喀什湖流域干湿特征分析.pdf
- 1960年至2007年汾河流域气温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pdf
- 1961 年至2007 年江苏省高温气候特征分析.pdf
- 1961-2010年黄淮海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pdf
- 1961-2012年盛夏持续性旱涝异常分析及预测.pdf
- 1961-2013年华北晋冀山地和黄土高原区树木生长季变化趋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