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验收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换热器验收报告   换热器验收表格   编号:   XH-J-023   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计划   设备名称产品图号工作令号产品编号产品规格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第1页共7页   U形式换热器检验计划   第3页共7页   第5页共7页   验收工作总结报告   一、项目概述1、项目基本信息计划类别新材料和新能源指南领域新能源、节能技术及应用项目名称高效节能、高安全性双管板换热器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编号XX02024承担单位南京德邦金属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依托单位无主管部门江宁区科技局项目负责人茆国文项目起止时间XX-01-21--XX-12-21项目经费概算总投资(万元)   单位自筹部门拨款申请市科技拨款银行贷款其他/50500/2、项目来源及立项依据双管板换热器是多晶硅生产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原料介质SiHCl3通过该设备进行预热/冷凝后,进入精馏塔分馏得到高纯度的SiHCl3。   普通列管式单管板换热器管头焊缝发生泄漏两种换热介质不可避免发生接触的问题。基于安全性考虑由德国首先设计使用了一种安全性设备——双管板换热器。双管板换热器确保管壳程介质完全隔离,从而杜绝两种介质接触时导致的腐蚀、爆炸等事故发生。   3、研究目的及用途我国已经是世界性的化工装备制造大国,国内化工装备制造业不仅基本上可以满足化学工业发展需求,而且在生产经营体系方面已经初步与国际接轨。为了解决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装置大型化问题,提高国内化工装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   我公司研究开发的高效节能、高安全性双管板换热器,其管程,设备换热管与外管板焊接和管箱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壳程,换热管与内管板胀接连接和壳程筒体形成另一个封闭的系统;两个独立系统因内外管板之间间隔而完全隔离。   这种结构避免了单管板结构换热器因焊接或胀接接头失效,两程介质发生混合反应的问题。设备主体结构由左管箱、左侧外/内管板、壳程筒体、右侧内/外管板、右管箱等七部分组成。原料介质SiHCl3通过该设备进行预热/冷凝后,进入精馏塔分流得到高纯度的SiHCl3。工艺过程中避免SiHCl3与循环水反应生成盐酸等强腐蚀介质,对设备造成腐蚀。   4、主要研究内容实现管壳程绝对隔离,这种结构避免了单管板结构换热器因管板与换热管接头失效,壳程介质与管程介质发生混合反应的问题,是一种高安全性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管子管板胀接型试验,确定胀接参数,编制了《双管板胀接操作规程》、《超高压液压胀管器使用守则》,编制了采用连续的柔性链式胀接的先进工艺,增加了管板管孔开槽宽度,使换热管管槽部位产生更大的塑性变形,出现鼓突,形成波节,大幅度提高换热管与管板的拉脱抗力和密封性;产品各项性能指标遵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要求制造,且在结构形式和制造工艺上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5、技术方案,方法和技术路线的选择技术方案和方法由于普通列管式单管板换热器管头焊缝发生泄漏两种介质混合会发生易燃、易爆、易腐蚀的高危险事故,故采用双管板结构。经采用计算机优化设计后,在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开发设计压力≥的双管板换热器,以利于提高设备的承压强度,并可以按介质合理选材,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采用连续的柔性链式胀接的先进工艺,可增加管板管孔开槽宽度 ,还使换热管管槽部位产生更大的塑性变形,出现鼓突,形成波节,大幅度提高换热管与管板的拉脱抗力和密封性。从安全方面考虑,对换热器的密封   性能要求严格。因此,在设计中要解决好胀接问题。   技术路线二、项目研发进程与总结1、项目研发进程公司自XX年2月成立了以副总经理茆国文为带头人,由设计、工艺、检验人员及各类操作人员参加的专项研发队伍,在总结原有单管板胀接经验以及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此项目展开了研发。   XX年3月初步完成了双管板换热器结构设计、焊接性能试验及相应焊接工艺评定,冷热加工成型及双管板加工试验。   XX年4月~8月完成2#塔冷凝器设计工作。XX年8月~XX年3月完成了首台2#塔冷凝器制造工作。   XX年4月通过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监督检验,结论: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该台产品,安全性能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规定。   2.研发总结结构简图设备情况设备材质为0Cr18Ni9,公称直径DN500,换热管规格为φ25×2mm。通过应力分析设计内管板厚度为44mm,外管板厚度为36mm。内外管板之间采用聚液槽结构。换热管与内管板通过强度胀实现设备使用要求的抗拉脱性能和密封性能。   薄管板和小径厚壁换热管强度胀接结构具有很大的制造难度,胀接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能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