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廖承志.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廖承志   篇一:廖承志与中日关系正常化   廖承志与中日关系正常化   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除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之外,身为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的廖承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国后的30多年里,廖承志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廖承志对孙平化说:“老孙,你还真有水平,讲了连日本人都听不懂的日语。”   建国伊始,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廖承志成为中国政府在对日关系一线工作中的主要负责人。除廖承志外,郭沫若、赵安博、张香山、孙平化、肖向前等一批早年曾留学日本的人员,也战斗在对日外交工作的第一线。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影响下实行反共反华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蒋介石集团签订了所谓的“日台条约”,使中日邦交正常化一时难以实现。鉴于此,周恩来提出:“先在中日两国人民间进行国民外交,再从国民外交发展为半官方外交,这样来突破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把两国间要做的事情都做了,最后只剩下两国外交部签字。”   廖承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中共中央联络部部长,着重负责对日工作,开始探索开展中日民间外交。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决定9月在北京举行。这年5月,作为会议中方负责人之一的廖承志,在北京接待了二战后来华的第一批日本友人。当时,日本政府严禁日本代表团和公民到中国来,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这批日本友人冒了很大的风险。廖承志风趣地对接待组组长孙平化说:“老孙,你作为历史见证人,要记住,在中日关系史上,应该永远留下他们的名字:帆足计,日本社会党众议员;高良富,女,参议员(绿风会);宫腰喜助,改进党众议员。他们是不怕犯法,第一批推开中国大门的勇士。”在接待中,由于孙平化的日语水平有限,闹出了不少笑话,幸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冀朝铸用英语同日本朋友交流,才帮了孙平化的忙。会后,廖承志调侃地对孙平化说:“老孙,你还真有水平,讲了连日本人都听不懂的日语。”   为了解决翻译人才不足的问题,廖承志四处“挖墙角”,将在延安时期就从事过对日工作的赵安博、王晓云以及留学过日本的肖向前等人调来,组成了自己的工作班子。赵、孙、王、肖被人们戏称为廖承志的“四大金刚”。后来,廖承志还将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吴学文、在北大日语专业读书的王效贤,以及出生于日本关西并曾长期在日本生活的北大归侨学生林丽韫3人挖了过来。王效贤和林丽韫的日语纯正动听,以致周恩来后来曾明确对外交部有关人员说:“我与日本方面的会谈翻译,必须要由林丽韫和王效贤这两个同志担任。”日本友人宫岐世民说:“如谈论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离开廖公是无法谈的。”   1952年12月,廖承志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副团长(团长为郭沫若),参加了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他结识了日本参议员西园寺公一。西园寺公一出身名门,对中国非常友好。在和平大会的最后一天,西园寺公一参加了中国代表团举行的晚宴,并即席发表了希望发展日中友好关系的讲话。会后,西园寺公一专程找到廖承志,表达了前往中国访问的愿望。廖承志听后,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西园寺公一视廖承志为挚友,二人无话不谈。在此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的20年中,西园寺公一竭力为发展两国关系呼吁奔走。后来,周恩来赞扬他为中日两国的“民间大使”。   廖承志1983年去世后,西园寺公一在撰写的《永远在人民心中》一文中深情地说:“廖先生豁达、热情的人品和那直率的诙谐,开拓着人们的心胸,使他们对当时动辄就误认为是威胁他们的‘竹幕’之国——新中国有了真正的了解。在这件事情上,廖先生是做了不朽贡献的。”   廖承志与日本友人、日中友好协会的宫岐世民先生是世交,二人情同手足。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和宫岐世民的父亲宫岐民藏是挚友。每次到日本,廖承志都要登门拜访宫岐世民。   宫岐世民从1953年起访问中国多达21次,每次也都去拜访廖承志和廖梦醒。1963年,宫岐世民担任了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与廖承志的交流就更多了。1979年6月,廖承志率团赴日访问时,在宫岐世民家的书斋中欣然题诗:“再遇蓬莱须满丝,年迩七十石为奇。心交两代情长久,并肩百岁举红旗。”1963年10月5日,中日友好协会在北京成立,廖承志当选为会长。他担任中日友协会长长达20年,同日本朋友有着极其广泛的接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83年廖承志逝世后,宫岐世民说:“如谈论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离开廖公是无法谈的。因为他能够用日本人的思维方法来理解日本人的观点,熟知日本的表里。”   周恩来说:李德全、廖承志率领的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只要到达东京就是胜利”1952年12月底,在廖承志的协调下,西园寺公一访问中国。他为发展日中友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日本方面,就抗日战争期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