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段丽莉 1、?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简介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引起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和罐头食品等。在美国以罐头发生中毒较多,日本以鱼制品较多,在我国主要以发酵食品为主,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检验食品,特别是不经加热处理而直接食用的食品中有无肉毒毒素或肉毒梭菌(例如罐头等密封性保存的食品),至为重要。 肉毒梭菌为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芽孢卵圆形、近端位,在庖肉培养基中生长时,混浊、产气、发臭、能消化肉渣。 肉毒梭菌按其所产毒素的抗原特异性分为A、B、C、D、E、F、G等七个型。除G型菌之外,其它各型菌分布相当广泛。我国各地发生的肉毒中毒主要是A型和B型菌。E型和C型菌也发现过肉毒中毒。至于D型和F型菌,我国尚未见到由此而发生的肉品中毒事件。 肉毒梭菌检验目标主要是毒素,不论食品中的肉毒毒素检验还是肉毒梭菌检验,均以毒素的检测及定型试验为判定的主要依据。 2、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 2.1.1、肉毒梭菌生物学状性 肉毒梭菌属于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属,具有该菌的基本特性,即厌氧性的杆状菌,形成芽胞,芽胞比繁殖体宽,呈梭状,新鲜培养基的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产生剧烈细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 肉毒梭菌为多形态细菌,约为4×1μm的大杆菌,两侧平行,两端钝园,直杆状或稍弯曲,芽胞为卵圆形,位于次极端,或偶有位于中央,常见很多游离芽胞。有时形成长丝状或链状,有时能见到舟形、带把柄的柠檬形、蛇样线装、染色较深的球茎状,这些属于退化型。当菌体开始形成芽胞时,常常伴随着自溶现象,可见到阴影形。 肉毒梭菌具有4-8根周毛性鞭毛,运动迟缓;没有荚膜。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形成不正圆形,大约3毫米左右的菌落。菌落半透明,表面呈颗粒状,边缘不整齐,界线不明显,向外扩散,呈绒毛网状,常常扩散成菌苔。在血平板上,出现与菌落几乎等大或者较大的溶血环。在乳糖卵黄牛奶平板上,菌落下培养基为乳浊,菌落表面及周围形成彩虹薄层,不分解乳糖;分解蛋白的菌株,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 肉毒梭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5℃,培养基的最适的酸硷度为pH6.0-8.2。 肉毒梭菌的生化性状很不规律,即使同性,也常见到株间的差异。(见表1) 2.1.2肉毒毒素生物学性状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毒素,而细菌本身则是一种腐生菌。各个型的肉毒梭菌分别产生相应的毒素,所以,肉毒毒素也分为A、B、C、D、E、F、G等七个型。C型包括C1、 C2二个亚型。 A型毒素经60℃2分钟加热,差不多能被完全破坏,而B、E二型毒素要经70℃2分钟才能被破坏;C、D二型毒素对热的抵抗更大些;C型毒素要经过90℃2分钟加热才能完全破坏,不论如何,只要煮沸1分钟或75℃加热5-10分钟,毒素都能被完全破坏 肉毒毒素对酸性反应比较稳定,对碱性反应比较敏感。某些型的肉毒毒素在适宜条件下,毒性能被胰酶激活和加强。 2.2.1、肉毒梭菌的致病性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所产生的神经毒素即肉毒毒素,这些毒素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肉毒中毒,根据肉毒毒素的抗原性,肉毒梭菌至今已有A、B、C(1、2)、D、E、F、G等七个型。引起人群中毒的,主要有A、B、E三型。C、D二型毒素主要是畜、禽肉毒中毒的病原。F、G型肉毒梭菌极少分离,未见G型菌引起人群的中毒报道。 2.2.2肉毒毒素致病性 肉毒毒素的毒性极强,是最强的神经麻痹毒素之一,据称,精制毒素1微克的毒力为200,000小白鼠(20克)致死量,也就是说,1克毒素能杀死400万吨小白鼠,一个人的致死量大概1微克左右。 2.3.1、肉毒梭菌流行病学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引起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和罐头食品等。在美国以罐头发生中毒较多,日本以鱼制品较多,在我国主要以发酵食品有关,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其它也引起中毒的食品还有:熏制未去内脏的鱼、填馅茄子、油浸大蒜、、烤土豆、炒洋葱、蜂蜜制品等。 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剂量极低,每个人都易感。摄食18-36小时后发病为典型病症,但不典型的可在4小时至8天不等。症状为虚弱、眩晕、伴随视觉成双、渐进性说话障碍、呼吸和吞咽困难。也许会出现腹胀和便秘。毒素最终引起麻痹,呈渐进对称性、自上到下肉毒梭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上具有某种区域性差异,显示出生态上的差别倾向。A、B型的分布最广其芽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均有检出,;C、D型的芽胞一般多存在于动物的尸体中,或在腐尸附近的土壤中;E型菌及其芽胞存在于海洋的沉积物、水产品的肠道内,E型菌及其芽胞适应于深水的低温,使E型菌在海洋地区的广泛分布。但是,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表明,除G型菌之外,其它各型菌的分布都是相当广泛的。 2.3.2肉毒毒素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担保公司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延长油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pdf VIP
- (完整)高考英语3500词汇表中英文.pdf VIP
- (高清版)DB5331∕T 66.1-2024 国有资产管理规范 第1部分:配置.pdf VIP
- JB-T 10242-2001 阴极电泳涂装 通用技术规范.pdf VIP
- 高一年级体育课全册教案.pdf VIP
- TB 10304-202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高清).pdf VIP
- HGT 20509-2014 仪表供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五上《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课件.ppt
- DB53-T 696-2015 普通油茶品种特性记载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