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0:议论文阅读.docx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0:议论文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018 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20:议论文阅读 【北京市】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 24 题。(共 7 分)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读书 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楼要一 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 “一日所读 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 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 家华罗庚也说: “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 慢了。 ”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循序渐进的读书 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 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 杰出的科学家都 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 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 杰出的 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 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才会不 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 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 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因而 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 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 《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 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 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 读书劲头很大, 这是可喜的现象。 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 “在空中起跳 ”,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22.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 12 个字以内)( 2 分) 23.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 据此提出观点, 再用朱熹的言行 做证明。 24.下面是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3 分) ①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②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答: 【甘肃省天水市】 五、课外阅读与理解( 15 分) ① 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 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明代学者 王阳明也说: “夫学,莫先于立志。 ”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 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 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 人言人殊。 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 或者 纯凭个人志趣, 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 不宜提倡; 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 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 然后确定志向。 这样的立志, 既有利于社会进 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 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 比如, 被林则徐 誉为 “绝世奇才 ”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 40 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 后来被人誉为 “天才军事领袖 ”。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 他先是抱病、 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 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 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 捍卫了中国 的领土主权。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 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 1917 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 “今人所谓 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 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 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 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 ”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 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