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延伸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总论 PAGE PAGE 70                        1总论 1.1项目由来 **路延伸段北接**路,南接**路,东、西两侧为**楼盘,从实际交通需求考虑和从未来区块发展需求上讲,**路延伸(**路—**路)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项目的建设完善了**城区的路网,对城区的开发和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规模、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和发展环境。项目于2005年3月开工,至2005年12月竣工,已完成了项目建设。由于当时建设方环保意识较薄弱,因此当时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为规范手续,特委托我院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在此背景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研究院承担了本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接受委托后,立即赴现场进行了勘察、收集资料,并完成了《**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2编制依据 1.2.1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年5月1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9年10月31日; (1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1998年12月24日;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4号,2002年; (13)《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交通部令第5号,2003年; (14)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66号令《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3.12.15)。 1.2.2有关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9)《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10)《印发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164号; (11)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地面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4)。 1.2.3项目技术文件 (1)《关于**路延伸(**路—**路)工程项目的批复》,**。 (2)《关于**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路延伸工程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3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及重点 1.3.1评价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沿线地区的社会、生态、公众、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对项目营运期的社会、生态、噪声、大气及水环境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减少环境负影响的措施和建议,为项目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和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1.3.2评价内容及重点 本评价工作的重点是以工程营运期的交通噪声、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同时兼顾社会经济、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生态环境 主要内容包括对当地所造成的植被破坏、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和陆生生物多样性损害的程度等的影响评价。 (2)声环境评价 以保护重要敏感点为主要目标,在路线方案的现状监测与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按相应的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分别进行影响对比分析,为营运期噪声治理工程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3)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工程营运期废水对沿线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社会环境影响评述 包括对居民生活质量及景观环境影响的分析评述。 (5)环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