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试员工作计划
XX年测试工作计划 为了实现泛华自研产品的大卖,测试组积极响应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汪总为核心,不断提高自身的测试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自研的硬件产品测试覆盖率越来越高、BUG越来越少。我们的口号是:“空谈误泛,实干兴华!” 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下面具体谈谈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测试驱动开发,用例指导结果,数据记录变化。 测试是国内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要么就是不重视,要么就是不彻底。我既然选择了测试,就会为此而执着地追求到底!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留下一些问题。这很正常,如果问题到用户手里才发现,那似乎有点晚了,况且修复成本也增加了不少。我们的策略是:测试早介入,问题早发现。这样资源投入比以前要多一些,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将加大用例设计力度,用科学的用例来发现BUG、用可靠的数据给来定位BUG、用合理的沟通技巧来跟进BUG,努力打造出一支能发现BUG的精良队伍。 二、工作重点 整体来说:提出“测试123计划”。 什么是测试123计划呢?我是这样想的:以泛华自研产品为中心,努力向同行业先进的测试团队看齐;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执行力,一手抓BUG,两手同时发力,绝不手软;为了响应产品线的发展,我们组建了三条测试线:DAQ测试线、系统平台测试线和通信互连测试线。 接下来,分8个方面来讨论: 1.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倡以人为本。具体有如下举措: ?自我认识,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个人优势 ?为团队成员提供深造的机会,建设学习型测试团队 ?认真听取团队成员的见解和建议 ?鼓励团队成员的创造力 ?实施参与管理,有效授权 ?营造开放、信任和自由沟通的氛围 ?适当开展业余活动 2.加强队伍建设 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组建测试团队。目前只考虑硬件测试,逐步培养软件测试和系统测试人员。 具体有如下举措: ?PS-DAQTestLine 现有3人,由常鹏坤牵头。计划发展到4~6人,其中多功能卡1人,同步卡1人,DSA卡2人。另VxWorks测试储备1人。 业务范围: 重点:研发测试。测试早介入,问题早发现。参与到研发过程中的各种测试,直到IPA结束。包括核心器件选型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alpha和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等。并参与一系列研发评审活动,了解相关技术背景,为充分测试作准备。 次要:小批量验证测试。包括测试环境搭建,生产测试程序设计与验证,生产测试规范编写与归档,小批量测试并触发质检入库。最后,编写小批量验证测试总结报告,并组织产品线进行会议评审。 发展:自动化测试。开发低成本、高效可靠的智能程控开关和相关的适配器,搭建机柜式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并自主开发自动化测试程序。 VxWorks测试储备,并逐步细化。 配合DAQ产品线,适当做些市场应用性的验证测试。 ?PS-SPTestLine: 现有1人,光杆司令是韦忠品。计划发展到2~3人,其中机箱1人,控制器1人,EMC测试1人。 业务范围: 重点:研发测试。包括核心器件选型测试,研发样品验收测试,IPA产品器件变更测试等。 次要:小批量验证测试。包括测试环境搭建,生产测试规范编写与归档,小批量测试并触发质检入库。最后,编写小批量验证测试总结报告,并组织产品线进行会议评审。多关心转产后的生(转载于:写论文网:测试员工作计划)产测试,这也是泛华目前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将派人去监督这个产线的生产测试。 发展:EMC测试。先外包,学习和积累EMC测试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再考虑自己建设EMC实验室。 配合系统平台产品线,适当做些市场应用性的验证测试。 ?PS-LINKTestLine: 现有1人,领头羊是许春亮。计划发展到1~2人,试行任务捆绑,协同工作。包括DAQ产品之外的所有硬件板卡。 业务范围: 重点:研发测试。测试早介入,问题早发现。参与到研发过程中的各种测试,直到IPA结束。包括核心器件选型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alpha和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等。并参与一系列研发评审活动,了解相关技术背景,为充分测试作准备。 次要:小批量验证测试。包括测试环境搭建,生产测试程序设计与验证,生产测试规范编写与归档,小批量测试并触发质检入库。最后,编写小批量验证测试总结报告,并组织产品线进行会议评审。 配合Link产品线,适当做些市场应用性的验证测试。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完成测试任务,测试队伍在XX年将要翻一倍。 3.测试环境建设 花点时间、花点资金来建设下测试环境,会给我们带来事半功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