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中国古代的政治传播
作者: HYPERLINK /scholar-wq.php?names=%CB%EF%D0%F1%C5%E0 \t _blank 孙旭培
中国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尚书》就出现过“政治”一词,云:“道恰政治,泽润生民。”政治,简单明了地说,就是治理国家的事务和活动。
传播之于政治,如影随形。几乎所有的政治活动,要么本身就是直接传达政治信息,要么是间接输送政治信息。“政治是传播的主神经,传播是政治的控制器”【1】。人们通过政治信息的流通与共享,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相互结合或相互争斗。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传播都是为了说服受传者。在政治传播中,这一点尤为明显。鉴于传播在政治活动中如此广泛地存在,本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论述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的所有环节,而是只抓住其中传播政治信息最直接,同时也最具中国特色的三个环节,即朝廷决策传播,下情上达与监察信息的传播。
第一节 朝廷决策传播
朝廷决策传播,主要是通过政治信息的交流和意见的表达来实现的。而这在封建社会朝廷的四种决策方式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四种决策方式是指皇帝批示直降有司、御前决策会议、宰相决策会议,百官决策会议【2】。前两种,都是皇帝在现场;后两种,皇帝不在现场。下面分别论述。
一、皇帝独断与兼听独断
皇帝批示直降有司,是指皇帝批阅百官奏章疏报,直接决定国事,然后交付有司执行办理。其信息来自呈奏章的官员,决策仅仅由皇帝本人进行。秦始皇经常使用此种决策方式,根据“齐人徐市等上书”,他作出了“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的荒唐决策,根据燕人卢生所奏图书谶语“亡秦者胡也”,他作出“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的错误的重大军事决策【3】。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制,皇帝运用这种决策方式大为减少。唐宋的三省制,是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门下省掌出纳帝命,拥有对中书省的草诏的审核权,即所谓“主封驳”;尚书省负责具体贯彻政令【4】。
但皇帝独断的决策方式从未废弃。皇帝私下的批示,即所谓“斜封墨敕”,或“内批”、“御批”,以秦汉明清为甚。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自己亲自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进行决策。史书记载,洪武17年(公元1384年)9月14日到21日,8天之内,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件,计3391事【5】。平均每天他要看207.5件报告,处理423.75件事。这位颇为辛苦的独裁者,因此十分讨厌冗长的奏札。刑部主事茹太素上呈一篇17000言的奏章,朱让人读了6000多字,还没有涉及具体意见,一怒之下,把茹叫来打了一顿。但第二天发现后500字中,建议五件事,四件可行,朱元璋立即下令主管部门施行。朱同时表扬了茹,自己认错,但指出繁文害人,茹的奏章只要500字就能说清楚【6】。
两千年间,皇帝直接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疏报,是朝廷决策的基本方式之一。这种决策方式的传播,从信息的供给,到决策的作出,即信息源——决策者——有司,信息与意见的流通都是单线的,传播范围极小。
御前会议决策,是由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会见大臣和有关职事官,讨论日常政务或决定重大政治、军事行动,皇帝“听政”,而后作出决断。这是“兼听独断”的决策方式【7】。
春秋时期各国就有朝议制度,以讨论国家大事,决定国策、发布政令等。那时,国君所居的地方都有城墙围绕,称为“宫城”,宫城一般由三道门,从里到外,分别是路门、雉门、库门。朝议制度由于参加者的朝会地点的不同而分别为内朝、治朝及外朝三种形式。能进路门参于朝议者,以国君的宗室臣僚为主。治朝在路门外雉门内,能在此参与朝议的是各种官吏。外朝在雉门外库门内,国君主要在此接见国人,就重大行动,所取国人意见,但“朝国人”之举不常有,经常举行朝会的是治朝【8】。
秦汉时代的御前会议,是那些由皇帝召集,有公卿、列侯,二千石以及大夫、博士等人参加的朝会,属于“朝议”的一部分,举凡立储、宗庙、典礼、分封、爵赏、刑狱等等一切军国大事,均在朝议之列。汉武帝时一次朝会,为是否设置朔方郡发生廷争。主张设置朔方郡的汉武帝,耍了一个小花招,让中大夫朱买臣诘难公孙弘,阐明设朔方郡之便。朱买臣在朝会上慷慨陈词十条理由,公孙弘无言以对,最后汉武帝拍板设置【9】。
唐代的御前决策会议称为“常参”,一般每日或隔日举行。倘若事关重大,需要保密,或者奏事官所奏问题涉及出席常参的官员,则在常参会议结束,百官退出殿堂之后,皇帝再与宰臣及奏事官另行议决。这时,议决的问题更重要,信息、意见交流圈却缩小,也就更容易出现问题。
御前决策会议制度,或者说朝议制度,虽说是制度,但也因皇帝勤惰不同,实行结果也不大一样。以明朝为例,明太祖、明成祖等比较勤奋的皇帝,每天都上朝,并且还有早、午(晚)朝之分。但明穆宗隆庆6年(公元1572年),“诏以三、六、九日视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门!)全球包装材料标准BRCGS第7版内部审核全套记录(可编辑).docx VIP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整版全套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第二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8.1功与功率 (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pptx VIP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德与法治7.1《珍视自由》教学设计.docx
- (100分)中国石油大学2022秋《红楼梦研究第二阶段在线作业.doc VIP
- 第7节货场平面布置及配置图.PDF VIP
- 海浦蒙特MTCC-V2A经典系列别墅电梯控制柜用户手册-中-V1.0.pdf VIP
- 塔里木油田超深气井产出剖面解释方法研究.pdf
- 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第二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