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对“吸烟引起的喉部不适”,曾一度进入同类产品的前五名 . 桂龙药业的慢咽舒宁则是从疗效方面切入. 明确提出“可以消炎的口含片”,立即引起了消费者的共鸣 . 二、市场定位的步骤 明确并选择 竞争优势 显示独特的 竞争优势 进行 市场定位 分析了解目标市场 安全(好与差) 速度(快与慢) 价格(高与低) 质量(优与劣) 能力(大与小) 功能(多与少) 建立与市场定位相一致的形象 巩固与市场定位相一致的形象 矫正与市场定位不一致的形象 目标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如何?目标市场上足够数量的顾客确实需要什么,他们的欲望满足程度如何?本企业能够为此做些什么? 格兰仕的竞争优势——坚持以低成本为核心 在中国也许找不出第二个像微波炉这样“品牌高度集中”、甚至可以说是进入了“寡头垄断”的行业:第一军团格兰仕一下占去市场份额的60%左右,第二军团LG占去25%左右,而排第三、第四的松下和三星都只有5%左右。因为这种特殊性,微波炉行业的“成本壁垒”站到了“技术壁垒”的前面。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台的格兰仕以其总成本的领先优势,高筑了行业的“门槛”。? ? 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于1992年6月正式更名为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1992年,格兰仕引进当时最先进的东芝微波炉生产线,在半年内建成投产。十年时间里,格兰仕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从投资建厂当年生产微波炉1万台到1996年增至60万台,1997年激增至接近200万台,目前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台。格兰仕从1996年开始屡屡掀起“降价风暴”以来,大量小规模的厂家被迫退出市场。几年后,能与格兰仕一争高下的仅剩下处于市场第二位的韩国LG。目前格兰仕垄断了国内60%、全球35%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微波炉大王”。 在10多年的企业实践中,格兰仕坚持低成本战略,逐步形成了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格兰仕的低成本优势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与欧美、日韩企业相比在劳动力制造成本上的低成本优势。每天实行三班制工作,使得格兰仕的一条生产线,相当于欧美企业的6-7条生产线。双方的工资水平、土地使用成本、水电费、劳动生产率等也都相差较大。二是凭借着劳动力优势,格兰仕实现了由规模经济带来的生产低成本优势。其规模优势首先表现在生产方面。据分析,100万台是单间工厂微波炉生产的基本规模要求,格兰仕在1996年就达到了这个水平。到2000年底,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规模已达到1200万台,是松下的8倍。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外竞争对手。大规模、低成本,一直是格兰仕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三是格兰仕还取得了在筹供、销售、科研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规模经济。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格兰仕利用其产量上的优势,在与磁控管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取得了有利地位,成功迫使对方连续大幅度降价;又如,格兰仕在2000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2亿元人民币,但是分摊到1200万台产品中,实际上每台增加的成本不足20元;此外,格兰仕坚持遵循“大企业按小企业来管理”的思路,即尽管企业不断成长,但格兰仕坚决通过限定管理层人数来控制行政管理费用,1万多员工规模的企业,其整个公司的管理人员仅为300多人,至今其常务副总经理都是在大办公室中与员工一起工作。 格兰仕一方面发展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积极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格兰仕不断关注全球微波炉等家电业的产品、市场和管理发展动态,力求集成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工艺、装备和管理。例如,格兰仕在美国开设了世界一流的微波炉研究中心,开始走向合作和自主开发的新阶段;格兰仕集团自1998年起聘请全球闻名的安徒生咨询公司为财务顾问,具体制定和实施格兰仕的财务战略;1993年聘请日本人从事生产管理,1998年聘请韩国人担任国际营销主管,并聘请美国人从事技术研发活动。 在上述优势逐步建立的基础上,于新世纪来临之际,格兰仕率先提出“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制造中心”的国际化经营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强调以“格兰仕”品牌推出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而强调了格兰仕公司生产的产品的份额。这样既避免了在国际市场上垄断的嫌疑,又发挥了已形成的竞争优势。格兰仕借助贴牌生产(OEM)来实现这个目标,借助在国外当地市场受欢迎的品牌来实现产品向海外的渗透,同时也扩大格兰仕公司在海外的声誉,为最终确定自己的全球化品牌奠定基础。事实证明,这种品牌渗透屡见成效。从1997年到1999年,在产品的出口总量中,格兰仕的自有品牌与OME之比从1:9发展到3:7再到4: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与外国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编日语(重排本)第2册 PPT课件 unit 8.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基础知识梳理.pdf VIP
- PLC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系统模拟.doc VIP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质检员岗位)培训考试【试卷B】.docx
- 工程经济学第4版于立君课后参考答案.docx VIP
- 《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初中心理健康 与压力共舞 课件 (共20张PPT).pptx VIP
- DG_TJ08-40-2010:地基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通桥(2021)5402-05客货共线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单孔 孔径:3.0m.pdf
- 古代汉语-自考00536.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