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九章 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第二讲 20世纪20、30年代时期的 民族器乐 教学设计 一、对学生这一节课预习情况做了解 (10分钟) 二、重点内容的讲解与分析 (60分钟) 三、学生对主要内容进行讨论与讲解 (80分钟)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掌握民间艺人阿炳及其音乐作品 掌握刘天华创立的二胡学派及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 刘天华在民族器乐方面的贡献 民族器乐的开拓者---刘天华 生平: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早年在常州、江阴等地教小学、中学音乐,广泛接触了民间艺人和音乐家,学习二胡和琵琶等民族器乐的演奏。1922年先后被聘为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师音乐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的导师。并向外籍教授兼学小提琴与西洋作曲理论。开始民族器乐曲的创作。1927年筹组“国乐改进社”,办刊物《音乐杂志》,1932年逝世于北京。 刘天华请民间艺人到家中听写乐谱并与他们一起演奏。 。 刘天华“国乐改进”的音乐思想: “改进国乐这件事,在我脑中蕴蓄了恐怕已经不止十年。我既然是中国人,又是以研究音乐为职志的人,若然对于垂绝的国乐不能有所补救,当然是很惭愧的事。” 主张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重视本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通过“采用本国精髓”、“容纳外来了潮流”的方法改进国乐。 刘天华创立的二胡学派: 二胡地位的改变: 刘天华把历来作为伴奏、合奏乐器的二胡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一跃而成为主要的独奏乐器。 刘天华从形制、演奏技术、创作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并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 专业训练,将二胡引入高等学府、纳入专业化轨道。 刘天华创立的二胡学派: 二胡风格的创新: 刘天华二胡音乐既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成分,又大胆地吸收了西洋作曲技术和器乐因素,充分体现了刘天华继承民族传统又富于个性的创新精神。 刘天华创立的二胡学派: 二胡技法的改进: 刘天华对二胡音乐的改进,促进了二胡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创造了二胡弓法、指法及其他演奏符号,使二胡音乐的记谱法达到规范化。大胆吸收西洋音乐的经验,借鉴小提琴的揉弦、跳弓、颤弓、换把、“泛音”等演奏方法运用到二胡演奏技法上,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 刘天华创立的二胡学派: 二胡创作 : 10大二胡曲: 《空山鸟语》 《良宵》《月夜》 《悲歌》 《烛影摇红》 《闲居吟》《病中吟》 《光明行》 《独弦操》 《苦闷之讴》 二胡创作: 二胡练习曲47首 其它民族音乐贡献: 创作: 3首琵琶曲: 《歌舞引《改进操》 《虚籁》 琵琶练习曲15首 整理: 琵琶曲《瀛州古调》 创作: 2首民乐合奏: 《变体新水令》 《混江龙》 整理: 《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 其它民族音乐贡献: 五线谱记谱的戏曲专集《梅兰芳歌曲谱》,为梅兰芳赴美国访问演出而作。 刘天华音乐作品赏析----《光明行》 为了唤起国人对中国前途及民族音乐的信心,刘天华创作了这首优美、感奋、新颖、勇健的作品。 乐曲共分四段,另有一引子和尾声,全曲结构严整。 第一段旋律昂扬振奋。第二段旋律柔美圆润,与第一段形成对比。第三段是用短弓拉奏的有一个对比段落。第四段优美、潇洒、引人入胜、表现无比舒畅、愉快、充满信心的心情。 刘天华以自己毕生的努力为我国民族器乐发 展开创了一条新路,为我国民族器乐在整个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事业中争得了一席不容忽视的地位,为我国民族器乐的新发展揭开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新篇章。 刘天华:演奏家 作曲家 教育家 阿炳与《二泉映月》 阿炳简介:原名华彦均(1893-1950),江苏无锡人,自幼随其父雷尊道士华清和学习各种乐器。 20岁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了眼病,34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因道产变卖殆尽,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沦为街头流浪艺人,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阿炳与《二泉映月》 学艺经历:华彦钧天资聪颖,自小学习十分刻苦。冬天,为了弹好琵琶,他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指功;夏夜,他在练二胡时将双脚泡在水里,以防蚊虫的叮咬;真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由于这种勤学苦练,他在13岁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16岁时已得到了无锡道教界的一致公认。此后,华彦钧不顾父亲和道教长辈们的指责,沉迷于与浪迹天涯的民间艺人的交流和切磋之中,并由此广泛学习了各地丰富的民间音乐。 阿炳与《二泉映月》 音乐创作特点: 华彦钧的民族器乐演奏植根于深切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