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课件第一章 文学的本质特征.ppt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课件第一章 文学的本质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理论(Ⅰ)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云亮 讲授 E-mail: sqdyl@126.com 第一章 文学本质特征 一般性 ? 特殊性 第一节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 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 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作者、作品来源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鲁迅《故乡》 讨论:对照两种文字,思考“文学”这一范畴。 一、“文学”辨析 (一)“文学”的对象范围 (二)“文学”的语义分析 《论语·先进》提到的“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关于“文学”,李泽厚认为“非后世的文章,主要是指有关礼仪制度的学问。” “文学”一词,从常语到术语,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具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界说” 三种含义(或曰三个阶段) 1.广义文学观(上古至先秦两汉、西方18世纪前) 中外古代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包括纯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化的文学观 章炳麟《文学总略》曰:“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里的“文学”,有“文化学术”之义。 表明两个问题:一是“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获得独立地位;二是它还没有被赋予特殊的审美性质。 2.狭义的文学观(魏晋以来、西方18世纪后) 凭借虚构、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性情感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审美的文学观 诗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 文学作品 散文:秦汉古文,唐宋八大家; 小说:《红楼梦》,《红与黑》,《红字》; 戏剧:《西厢记》,《雷雨》,“莎剧”。 魏晋以来,“文学的自觉”,南朝梁代史学家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便形成了审美的文学观:“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3.折中的文学观 两种理解:一是包括纯文学与非纯文学;二是指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文学现象,如某种新兴文体、边缘体或先锋派的实验文学,它们难以按确切的标准归类,只能按照某种惯例做相对模糊的处理。——惯例的文学观 如:歌词《一无所有》、报刊“随笔”等。 惯例,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时候不自觉地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惯例可来自文学传统,也可来自文学创新。当某种新创造成为时尚以后,便可视为惯例,如中国当代的“先锋文学”。文学创新,如时下的“网络文学”。 结论 现代文学理论所研究的“文学”,以狭义的审美的文学为主要对象;同时也包含广义文学和折中义文学中符合文学惯例的文学现象,从而确立中心明确而又边界开放的文学观念。 (三)文学本质的研究 1.回顾: 一类借助其他理论说明文学的本质; 如:模仿说、游戏说、天才说等 另一类从“文学性”探讨文学的本质。 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文论等 2.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它是文学性、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 二、文学的社会地位 (一)“社会结构” 1.“社会结构”定义: 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形态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社会组织结构。 2.马克思: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二)文学的社会地位 普列汉诺夫的“五项说”: (1)生产力; (2)生产关系; (3)社会制度; (4)精神和道德状况; (5)宗教、哲学、文学、艺术 (《唯物主义史论丛》) 三、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一)文学与社会生活 历史上从文学本质论看二者之关系 1.唯心论文艺观 ①主观唯心论:艺术是人的天才和灵感的产物——康德的“心灵”说、费希特的“自我”说、叔本华的“天才”说 ②客观唯心论:“理念”说——柏拉图、黑格尔 2.唯物论文艺观 ①机械唯物论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达·芬奇“镜子”说 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主观创造源于客观现实。一方面充分认识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同时又深刻理解主体的创造性。文艺并不是生活的翻版或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是对生活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