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翼文学的创作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旧址(上海) 一、革命文学的倡导 ——太阳社、后期创造社 二、左联成立 ——左翼作家及其贡献与局限 三、左翼文学的创作实绩 ——萧军、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柔石、叶紫 ——左翼诗歌:殷夫 ——左翼戏剧 一、革命文学的倡导 1、太阳社 1927年秋成立于上海。发起人为蒋光慈、孟超等;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杜国庠)、夏衍、洪灵菲等。太阳社先后编辑与出版了《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新流月报》、《拓荒者》、《海风周报》等刊物,以及“太阳小丛书”(“太阳社丛书”)等,在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太阳月刊》,1928年1月创刊,由上海春野书店发行,共出七刊,七月号为停刊号。82开本,主要著译者有蒋光慈、洪灵菲等人。 《太阳月刊》影印版与停刊号 2、后期创造社 油画:《郁达夫与创造社》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 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等文章,要求文学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 同时,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 《文化批判》创刊号 《创造月刊》 二、左联成立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 位于上海市多伦路201弄2号 (原窦乐安路233号) 参加第一次成立大会的左联联盟员名单 左翼作家在上海就义 左起:胡也频、柔石、冯铿、殷夫、李求实(李伟森) 左 翼 作 家 谢 冰 莹 1924年,丁玲与胡 也频在北京 左联先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者》(二刊系接办)、《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前哨》(第2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文艺群众》、《文学月报》、《文学新地》等等;还秘密发行了《秘书处消息》和《文学生活》;并在《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主办《每周文学》。另外有外围刊物《文艺新闻》。 北平左联机关刊物有《文学杂志》、《文艺月报》等。东京分盟办有《东流》、《新诗歌》、《杂文》(后改名《质文》)。左联盟员以个人名义编辑的刊物有《无名文艺》(叶紫、陈企霞)、《文艺》(周文、刘丹)、《春光》(庄启东、陈君治)、《中华日报》副刊《动向》(聂绀弩)、《译文》(鲁迅,后为黄源)、《太白》(陈望道)、《新小说》(郑君平,即郑伯奇)等。左联领导的中国诗歌会有会刊《新诗歌》。 《文学杂志》创刊号 《文学杂志》创刊号 目录 历史贡献 1、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和批评理论”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 2、左联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3、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张天翼、沙汀、艾芜、叶紫、萧军、萧红等都曾得到鲁迅的帮助,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历史局限 1、在政治上,不适当地强调“反右倾”、“反资产阶级”,要求左联成员把参加飞行集会、节日游行及贴标语、撒传单等左倾盲动活动作为重要的中心任务。 2、在理论上,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不顾中国实际条件,照搬苏联的某些提法、做法。在组织上,则有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把左联办成半政党式的团体,没有能团结更多的进步作家、中间作家共同战斗,在左联内部存在着宗派情绪。 三、左翼文学的创作实绩 萧军、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 萧红与萧军的合影 1934年,两萧来到青岛,在租居的这座小楼里,他们分别写下了成名作《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萧军晚年曾重访这处旧居,并题诗曰:“小楼犹似旧时家,四十年前一梦赊……往事悠悠余几许,双双鸥影舞残雪”。 青岛观象一路1号萧军、萧红旧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3电大作业财务报表分析完整版苏宁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财务报表综合分析.doc
- 关于阅读作文.docx VIP
- 达芬奇-完整版课件PPT.ppt
- 人教版选修《孙悟空大战红孩儿》ppt课件.pptx
- 数据结构教学教案.docx VIP
- 2023年全国高职院校智慧金融赛项-金融综合技能模块国赛真题理财经理岗2023国赛真题-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寒号鸟》教学设计.docx
- 大中型电机定子绕组绝缘性能检测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PDF
- 2023年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营养科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专题报告(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