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课件第六章 学生素质及其培养.ppt

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课件第六章 学生素质及其培养.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一、识记学生素质的层次; 二、理解学生社会文化素质的结构; 三、掌握培养学生素质的措施; 四、了解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 内容要点: 一、学生素质的层次与结构; 二、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三、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 四、学生道德素质及其培养; 五、学生审美素质及其培养; 六、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 案例1:素质教育不等于智育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并非是智商很高的人。192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推孟根据儿童智力测验量表(即斯坦福—比奈量表),筛选出1400位“天才儿童”,推孟对这些人进行了追踪研究,目的是想要知道这些聪明儿童的将来是不是发展得比别人更好。推孟去世以后,他的同事和学生继续进行追踪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研究报告发表了。这篇研究报告使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报告显示,这些全美智商最高的1400位儿童,长大后并没有生活得比别人幸福,也没有比别人更有成就。这说明,智商不高的人未必就不聪明。也就是说,单纯以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智商观”并不科学。 第一节 学生素质的层次与结构 一、学生素质的含义 素质:《教育大辞典》…(2)(quality)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 学生素质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第一节 学生素质的层次与结构 二、学生素质的层次 (一)生理素质。表征了个体的“自然力”或“物质力”; (二)心理素质。表征了个体的“精神力”; (三)社会文化素质。表征了个体的“社会力”。 三、学生社会文化素质的结构 (一)求真的科学素质 (二)求善的道德素质 (三)求美德审美素质 第二节 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一)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 (二)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 (三)学生的适应性因素 (四)学生的创造性因素 第二节 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二、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制约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因素 1、以神经系统的机能、特点和成熟为核心的生理因素与遗传因素。 2、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环境因素。 3、以教师影响为核心的教育因素。 4、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功能 1、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功能。 2、心理素质教育又具有为社会文化素质提供基础的工具性功能。 第二节 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三、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一)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 (二)提高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 (三)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三节 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科学素质的结构 (一)学生科学素质的含义 (二)学生科学素质的结构 1、丰富的科学知识 2、基本的科学方法 3、执着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 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 二、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制约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科学自身发展的水平 3、教师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 4、学生个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动力因素 (二)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基础 第三节 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 三、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措施 (一)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培养学生执着的科学精神 1、 树立强烈的科学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3、 形成严肃的科学态度 案例2: 案例2:中外小朋友玩沙子 一位国际幼儿园的老师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国的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玩沙子,各国的母亲表现大不相同。 一个外国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口,沙子所剩不了多少。孩子丝毫不泄气,一点一点儿地做着。终于,他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开窍”了:他等到漏斗口对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 一位中国孩子的妈妈却是另一个做法:当孩子拿起漏斗,沙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口,在把沙子灌进去。”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近乎于寓言的教育故事。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故事中的“中国妈妈”和“中国妈妈”式的老师却随时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于是,总有人抱怨孩子笨,抱怨学生成绩不理想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