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应急救援演练总结
煤矿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编制时间:二○一五年五月九日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为了增强《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在实际演练中对预案进行检验修正,切实保证其实施效果,提高应急指挥小组的部署、指挥、沟通、协调能力,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因此我矿在XX年3月1日进行《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 一、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使人员掌握应急救援运行程序和方法,检验人员自救互救能力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二、演练策划 1、演练项目:假设井下副井区域火灾救援演练。 2、演练负责人:×××、×××、××× 3、组织单位:通风科、安检科、生产科、技术科 4、协作单位:通风队、综掘队、安检科、行政科 5、演练时间:XX年5月8日10:00——11:30. 6、井下副井区域火灾事故地点:假设副井区域发生火灾 7、参演人员:北轨道巷作业人员10人、副井区域10人及外围8人。 8、控制人员:调度室1人,安监科1人,通风科1人,分别在井底厚罐室电话旁清点人数,撤离出来的时间进行有效监控; 9、评价人员: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三、井下副井区域火灾事故救援演练过程 演练时间:XX年5月8日10:00——11:30。 演练地点:假设煤矿井下副井区域火灾事故 组织人:矿长 负责人:×××、××× 参加人员:×××、×××等人 目的:通过演练,提高我矿应急处理能力,查找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不断完善我矿的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防止刑事案件的发生。 演练过程: XX年5月8日10:00,假设副井瓦检员电话汇报调度室:副井变电所50米处电缆线冒烟着火,火势不大。受灾副井区域10人,清点人数10人,已由跟班安全矿长带人撤向副井西绕道;且已通知变电所切断副井所有电源。 10:03分矿调度员用电话依次通知:值班矿长通风助理、矿长、矿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通风助理、生产矿长;同时通知救护队。10:10分抢险救援总指挥矿长指示启动《煤矿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在调度室成立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总指挥安排救护队员带好装备立即下井观察救援灾区。同时矿医疗组做好伤员救治准备工作,治安组:×××做好矿维持秩序工作,同时通知后勤保障组做好救援物资供应及善后协调工作。 10:15分调度室汇报:已在井底等侯硐室成立井下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安全矿长负责将受灾人员撤到副井西绕道等待撤离。10:25分救护队员汇报北轨道作业人员已到副井底。10:35分副井灾区10人由安全矿长带领撤至地面。 10:45分灾区其余4人由救护队员带领撤至地面。 11:00分井下救援临时指挥部向调度室汇报:井下人员全部撤离到地面。 11:20分救护队员汇报灾害已处理完毕,汇报完毕。 11:30分演练结束,已向总调汇报。总调负责人宣布演练到此结束。 避灾路线为: 1、北轨道巷→北皮带运输巷→518坡→518车场→副井底→地面 四、演练成功的经验 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督导实战 公司领导对这次井下瓦斯煤尘爆炸救援演练,高度重视。公司领导坐镇救援指挥部,观察演练情况,亲临督导实战,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总工程师周密策划,程序运行和方法操作比较平顺,保证了演练现场的真实效果;调度室王马生现场协调,安检科、通风科积极监控,救援指挥部及各救援小组努力处置,达到了演练预期目的。 演练目的明确,计划方案策划周密 从我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认真研究,确定10#轨道巷工作面应急演练。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改进;使参演人员熟悉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操作和整个应急程序,增强参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演练检验了我矿应急救援实战、保障能力和参演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 1、检验了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 2、检验了井下跟班带班干部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3、检验了井下员工对所在地的避灾线路熟悉程度。 4、检验了指挥部成员及各救援小组人员接警后到调度室的速度,参演人员接警后最晚也在15分钟内到达调度室成立救援指挥部。 检验救护队员接警后的出警速度和协作救援能力。 矿领导、各科室负责人、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共同完成了此次演练。检验了本矿救护队队员接警后的行动机动能力,矿各科室负责人、相关单位主要检验演练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情况。由于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