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构造带的物理模拟研究
解国爱 贾东 吴晓俊 沈礼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 川东地区发育一系列NE走向的侏罗山式褶皱构造,按照褶皱的组合形态,自东向西发育隔槽式和隔档式褶皱。本文采取沙箱物理模拟手段对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实验研究,模拟实验选取硅树脂模拟滑脱层,石英砂和微玻璃珠模拟沉积盖层,通过改变盖层与基底之间摩擦力、盖层的物性、基底形态或滑脱层的埋藏深度等因素,揭示形成川东侏罗山式构造带内部不同构造样式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滑脱层的埋深和盖层性质是侏罗山式褶皱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齐岳山断裂以东地区滑脱层埋深较大,主要是下寒武统膏页岩充当滑脱层,地表构造形态表现为隔槽式褶皱,齐岳山断裂以西地区,下二叠统泥质灰岩充当滑脱层,埋深较浅,盖层表现为隔档式褶皱。微玻璃珠是模拟侏罗山式褶皱较好的实验材料,表明形成川东薄皮构造带的时候,盖层性质以塑形变形为主。
关键词:川东地区;侏罗山式褶皱;物理模拟;基底滑脱
1.引言
侏罗山式褶皱发育于沉积盖层之中,属薄皮构造,为盖层沿基底滑动的结果(John, et al., 1978; Sommaruga, 1999))。侏罗山式褶皱特点是基底并没有卷入变形,盖层发育的背斜和向斜的变形强度不同,背斜宽向斜窄称为隔槽式褶皱,向斜宽背斜窄称为隔档式褶皱。前人利用物理模拟手段确定薄皮褶皱-冲断带构造样式主要控制因素,包括基底摩擦系数、滑脱层性质、盖层物性、同构造沉积或构造剥蚀等(Davis et al,1983;Davis and Engelder,1985;Cotton and Koyi,2000;Nieuwland et al,2000;Konstantinovskaya et al, 2009),然而,对于侏罗山式褶皱的控制因素研究较少,尤其是隔档式和隔槽式褶皱的形成机制和主控条件尚需深入研究。
本文选取川东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发育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不同部位发育的背斜和向斜变形程度不同。以齐岳山断裂为界,断裂SE侧发育隔槽式褶皱,NW侧发育隔挡式褶皱,该区是研究侏罗山式褶皱样式的最佳场所。前人在该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认为滑脱层是控制该区侏罗山式褶皱的主要因素,然而,对不同类型的侏罗山式褶皱形成机制没有达成共识,也很少从定量角度加以论证。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构造物理模拟手段,探索滑脱层埋深、盖层性质对侏罗山式褶皱构造样式的控制作用。
2、川东地区构造背景
川东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雪峰山构造带西侧,北侧为秦岭造山带。构造带为宽约400km,长约600km,整体上呈NNE-NE向延伸、向NW凸出的宽广弧形构造带。该带发育一系列背斜带和向斜带相间的侏罗山式褶皱及相关逆冲叠瓦推覆构造,为扬子板块西部重要的板内变形(Yan et al,2003)。川东构造带西侧边界为华蓥山断裂,东界为大庸断裂,齐岳山断裂将其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齐岳山断裂是隔档式褶皱带和隔槽式褶皱带的分界断层(颜丹平等,2000;徐政语等,2004;胡召齐等,2009)(图1)。
第一作者简介:解国爱(1965-),男,博士,副教授,构造地质学专业,现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和物理模拟研究,Email:njuxie@nju.edu.cn
图1 川东地区构造纲要简图
上图为川东地区构造纲要平面图,下图为AB剖面图,据Yan等,2003;胡召齐等,2009;修改
研究区内滑脱层主要由页岩、膏盐层、砂页岩和粘土层等抗剪强度较低的偏塑性物质组成。自下而上主要滑脱层包括:(1)下寒武统黑色页岩,控制其下古生界隔槽式褶皱变形样式,盖层变形简单,起伏平缓,在地表构造上常表现为极宽缓的背斜,地表逆冲断层较少出露,背斜通常比向斜出露宽,向斜核部由三叠系组成,背斜核部通常出露寒武系或奥陶系;(2)志留系,巨厚泥质岩,沿其上卷入变形的地层包括志留系-中三叠统巴东组,主要形成NE-NNE向箱状褶皱,并出露于齐岳山断裂以东、恩施断裂以西,背斜和向斜大体等宽出露,背斜核部出露古生界,向斜核部主要为三叠系;(3)下二叠统栖霞组,泥质灰岩,其上覆地层为上二叠统—三叠系,主要构成川东NE-NNE向高陡背斜带,即隔档式褶皱带,出露在华蓥山断裂以东,齐岳山断裂以西区域,向斜核部及背斜两翼主要为侏罗系,背斜核部主要出露三叠系。该区受到来自雪峰山隆起的挤压,在基底之上产生滑脱变形,形成数百公里宽的滑脱褶皱。滑脱层是控制侏罗山式褶皱的主要因素(刘尚忠,1995;李本亮等,2001;李忠权等,2002;Yan et al,2003;胡召齐等,2009;颜丹平等,2008;张必龙等,2009)。
然而,对川东地区隔槽式和隔挡式褶皱的形成机制有不同的解释。李忠权等(20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厨余做堆肥厨余养牲畜茶叶蛋壳中药材根茎果皮蔬菜皮剩饭内脏肉类.PPT
- 滁州城规划区内征收集体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和青苗.DOC
- 楮实子油对大鼠血脂和脂肪组织的影响-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储槽-南区环境事故专业技术小组.PPT
- 储层微观特征.doc
- 储气井制造许可条件.DOC
-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同济大学数学系.DOC
- 储油罐环形加筋防护墙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工程地质学报.PDF
- 储运安全技术问答题-易安网.DOC
- 楚天高速重点区域视频增设系统建设项目.PDF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开封市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招聘笔试真题2023.docx VIP
- 易飞代理商高级生产应用认证考试(答案).docx VIP
- 工厂运营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国移动L1-L3等级认证(无线LTE网络优化)考试复习题库汇总-中(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DB21_T 2977-2018低影响开发城镇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技术规程.docx
- 2024年贵州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FPGA开发入门教程.pdf VIP
- 夏秋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AWS D1.1-2020钢结构焊接规范(中英文版).pdf
- XX公司审计整改工作实施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