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畜牧学各论》---家禽学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生产与管理系 刘德武 2004.3 第一章 家禽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养禽业概述 家禽:指经过长期的驯养驯化,在人工条件下,能生存、繁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自然界部分鸟类 。如鸡、鹅、鸭、火鸡、鹌鹑、鸽和鸵鸟等。 除鸡、鸭和鹌鹑中分化出蛋用和肉用外,其它均为肉用。 鸭和鹅合称水禽。 现代养禽业突出地表现在养鸡生产上。 高的生产效率:单位鸡蛋、鸡肉消耗工时越来越少。发达国家一个直接饲养人员可以养数万只蛋鸡或一年提供40-50万只肉仔鸡,这主要依赖于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及高度的专业分工,饲养员主要是监视鸡群和操作机器。 我国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场,人均饲养蛋鸡或每批饲养的肉仔鸡1万只;按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每人养蛋鸡2000-3000只,或每批饲养肉鸡2000只。这主要与我国机械化程度有关。 我国劳动力相对低廉,不需片面追求生产效率。 高的生产水平:发达国家入舍蛋鸡年产蛋18kg (我国15kg),蛋料比2.4以下(我国2.5-2.8:1);肉仔鸡40日龄达2kg以上,每kg耗料低于2.0kg,育成率95%以上。 我国蛋鸡生产受农村人口购买力和消费水平限制,发展潜力有限,而鸡肉消费需求比较旺盛,但由于肉鸡生产应与种鸡生产、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等相配套,投资成本大,生产成本较高。 我国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应该在提高生产水平上下功夫,因为生产水平并不受机械化程度制约。 种鸡笼养 肉种鸡地面和网上饲养 三、中国养禽业的历史和现状 1.我国养禽业历史 驯养家禽最早的国家,长期作为家庭副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培育了不少地方优良品种,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对世界养禽业有巨大贡献。 品种方面:据1960年调查,有100多种家禽地方良种。有些品种如九斤鸡、丝毛乌骨鸡、狼山鸡,北京鸭,中国鹅等已被列入国际标准品种。国外不少著名的家禽品种的育成过程也引入我国家禽的血缘。 技术成就:我国和埃及是最早发明人工孵化技术的国家,此外还发明了世界闻名的公鸡阉割术,鸭的填肥术,群鸭放牧饲养技术,强制换羽术,制皮蛋术,咸蛋淹制术等加工技术。为世界养禽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节 家禽生物学和行为学 1.家禽的外貌: 主要介绍鸡的外貌特征。鸡的外貌识别(录相5:31) 生产中可根据鸡的外貌识别公母鸡、健康鸡与病鸡、产蛋鸡和未开产鸡。对指导生产有重要意义。 2. 家禽的生理特点 新陈代谢旺盛:体温高;心率快;血液循环快;呼吸频率高。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皮肤没有汗腺,又有紧密覆盖的羽毛构成非常有效的保温层,当26.6℃以上时,靠呼吸排出水蒸气来调节体温,随气温升高呼吸散热作用就更明显。 鸡在7.8~30℃时,体温调节机能是健全的。对鸡来说,高温比低温的危害更明显;当体温升至42-42.5℃时,张口喘气、翅膀下垂、咽喉颤动,体温升至45℃时,引起昏厥死亡。 繁殖潜力大:雌左侧卵巢与输卵管发育、机能正常,繁殖力很强。高产鸡和鸭年产蛋可达300枚以上。雄繁殖力也很强,一只公鸡配10-15只母鸡可获得高受精率,配30-40只母鸡受精率也不低。另外家禽的精子一般在母禽输卵管内可存活5-10天,个别可达到30天以上。 卵生:为适应飞翔须减轻体重,繁殖上表现为卵生,胚胎在体外发育。实践中可用人工孵化方法来进行大量繁殖。受精卵发育分体内和体外两个阶段,但主要在体外发育; 4. 家禽的行为 研究家禽行为的目的:在于摸索家禽行为规律,探究管理制度正确与否,为现代科学养禽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养禽业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 家禽的行为分两种: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后者是非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对家禽的精神和健康有害的行为。 家禽的主要行为表现 探究 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家禽对具体的事物或环境,如对饲料、饮水、产蛋箱等,用眼、耳、喙、颈、脚,表现出浅啄与品味、伸颈、眺望、慢步前行、上跳下跃等行为,了解后即停止。 无目的的探究行为:鸡群遇到新环境、新设备时,所表现的探究行为,并无明显的目的,只是研究新事物本身,没有明显的结束行为。这种探究,伴随着家禽学习的成分,在探究过程往往伴随着好奇和恐惧,进退犹豫等表现 。 摹仿 家禽在生活过程中,先观察后摹仿,不断地增进生活知识,这是一种学习。如人工育雏,小雏禽摹仿已开食的伙伴,而获得最早独立的生活经验。 畏惧 家禽处于一种潜在危险或新奇环境时表现出的不安行为。如惊叫、踏第一步欲行又止、颤抖一阵躺下或伏卧闭眼等。雏鸡处于熟悉环境不畏惧,行动自如,所以应尽量减少转群或换栏舍。 群序(优胜等级) 群序也称啄序,指家禽群体中,每个个体在生活条件及繁殖上的先后次序。优胜者在饮食、栖息、择偶交配等方面有优先权,但也要主动迎斗其他畜禽,保护自己的群体,制约群内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