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學記學習心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禮記學記學習心得   《礼记。学记》感想   接着上一段,继续讲述古人学问的具体内容。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自觉觉他的君子教育,开始于开学典礼,朝廷派来主管教育官员,穿上礼服,祭祀先圣,以示尊师重教。学生朗诵《诗经·小雅》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作为将来学以致用的指示方向。击鼓打开书箱分发书籍,对学生学业表示敬重。取出木质课堂刑具,整肃风纪。夏祭开始前,不考察学生,让他们可以不被打扰,尽心学习。老师在旁观察,不急于解说,好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刚入学学生以听讲为主,不要急着问问题,这是着眼培养孩子自己的悟性。这七个方面,是教育的大原则。   古书说:凡学习做官,领导人民,先学习管理事情,要作一个读书人先学习立志。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的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学校、老师,看到这些,是否会有一些反思呢?首先从当时最高教育主管部门人员的身体力行,对学习、教育的重视,至于形式是内心诚敬的一种表达。古人的朗诵诗歌,让我想起了我们中学时的校歌,好像当时还是有些激情的,但也止于这个学校本身。没有学生知道:唱校歌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对做学问的至高要求;对做人做事的原则进行了解。有可能现在学校有些改观,也未可知。   从这点可见古人的学问,不是啃书本、拿分数、找工作、当官发财。第三是对书本、学业的重视。这也可看出古人是从珍惜书本,激励学生奋进,开学日是个喜庆的好日子。接下来第四点,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可能有人会反对。因为孩子摔一跤、同学间的小争吵,还有家长跑到学校评理,或老师跟家长告状。   现在,提倡的是西方的平等、人权、自由,古人也谈。从以下几条显示:不随意打扰学生学习,刚入学不考察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观察者,存其心,其后再适时的当引导者;刚入学,学生不急于问问题,要多加沉淀。我不知道有谁会反对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是古人的平等、自由、人权,而不是表面说着,心里却不是那么回事。现实生活中,哪来的完全平等、自由、人权呢?当人的内心能体悟到这些,才有可能感受到这些,否则,这一切都是谎言。   这让我想起现在学生中很流行的问题:专注力不够、创新不够、孤僻、不爱学习、给老师取外号等等。是否有人真正考虑过,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把问题光追究在孩子身上?如果当今的教育能做到以上七样:对教学的敬重;树立学习的理想、从小给自己有个定位;对学问的重视;对老师的敬畏;教育制度的人性化,政府部门不给学校施加升学压力;老师用心教育,做好观察   者、引导者;学生多学多沉淀多积累。此七者,跟我们现在的教育,真的不相关吗?   接下来,除了在学校学习的要求以外,课后古人在干嘛呢?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施教是讲究方法的,是顺着时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   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虽然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尚书·兑命篇》说:恭敬谦逊,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描述,让我非常向往。哪里有一所学校,让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也不为分数、不为父母面子、不为相互比较,好像学习的乐园,人间仙境。时时处处,都非常的悠闲、舒适、愉悦。这也是我们智慧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是我们大家努力的方向,这样,更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   接下来,开始说现实的教育,以作为比较: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