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古诗词鉴赏试题
1.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广安安岳)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2.秋思(张籍)
(内江市)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结合诗句理解,作者在什么情景下想起“作家书”的?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
(2)“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当时的情景。(120字以内)(5分)
答案:
3.夜雪(白居易)
(黄石市)古诗文部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3分)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4.登岳阳楼(杜甫)
(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2分)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雪梅(卢梅坡)
(南通市)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
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2分)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
答案:
(滕州市)(3)下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3分)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答案:(3)(写法1分,哲理2分,共3分)运用托物言志(或类比)的手法;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6.菊花(元镇)
(济宁市)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菊花
元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分)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7.山中留客(张旭)
(德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5分)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8望江南(李煜)
(潍坊市)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试题。(4分)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词人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4分)
9.溪居即事(崔道融)
(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4分)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副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分)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
答案:
10.兰溪棹歌(戴叔伦)
(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两题。(5分)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