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精编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 现代礼仪时期(公元1911-1949年,民国时期) 孙中山先生和战友们破旧立新,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普及教育,废除祭孔读经;改易陋俗,剪辫子、禁缠足等,从而正式拉开现代礼仪的帷幕。 8、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 (1) 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年) 摒弃了昔日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确立了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 (2) 礼仪退化阶段(1966——1976) 十年动乱使国家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损失,也给礼仪带来一场“浩劫”。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被当作“封资修”货色扫进垃圾堆。礼仪受到摧残,社会风气逆转。 (3)礼仪复兴阶段(1977年-至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新的全面复兴时期。从推行文明礼貌用语到积极树立行业新风,从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到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岗位培训、礼仪教育日趋红火,讲文明、重礼貌蔚然成风。 二、礼仪的本质 1、礼仪的人文性本质 《礼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2、礼仪的社会性本质 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它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它的为人处世能力 。 3、礼仪的道德性本质 礼仪的这种道德性行为,不但可以实现社会的整体性和谐,也是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的自他和谐、自我和谐的需求。 4、礼仪的形式化规范起源于其本质要求 “人情练达皆学问,世事洞明皆文章” 例如:在丧礼中有“排三”的礼节。 “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本质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史 礼仪的特征 礼仪的意义 礼仪的含义及本质 目录 第一章 礼仪概述 世博会礼仪小姐 世博会的不文明现象 案例 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记带钱了,便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一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今日忘带钱了,明日送来。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了他衣服不可。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账,我就不行?店家说: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擦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在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擦嘴,分明是居无定室,食无定餐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结论: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他的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 “礼仪是你最好的名片!” 一、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1、 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 前1万年) 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 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尊神活动升温 《说文解字》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周武王的兄弟、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对周代礼制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 全面介绍周朝制度的《周礼》,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周礼》(又名《周官》),本为一官职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的书。 六官分别称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春官主管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方面。 西周时期,尊老爱幼等礼仪,也已明显确立。 祭祀之事为吉礼 丧葬之事为凶礼 宾客之事为宾礼 军旅之事为军礼 嘉礼 婚冠之事为嘉礼 4、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前221年,东周时期) 孔子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前述《周礼》和孔门后学编的《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 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 孟子:“舍生而取义。” 荀子:“容貌、态度、进退、趋 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5、礼仪的强化时期(公元前221年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