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研究现状与问题精编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学研究方法 李治堂 教授 博士 lizhitang@bigc.edu.cn 中国管理研究 中国管理研究现状 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管理研究的评价 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徐淑英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里商学院(Carey School of Business)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杰出访问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管理系的创系主任。她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管理学家,唯一同时获得ASQ 与AMJ 最佳论文奖的华人管理学家,也是文章被引用率最高的管理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主编,是《组织管理研究》(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的创刊主编,也是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创会会长。她现是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理事会成员,当任2011-2012 年度的会长。 有学者观察到了国际学者的一种明显偏好:从主流管理学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北美,特别是美国的文献)中套用已有的理论、构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这导致了James March(詹姆斯·马奇)所认为的组织研究的“趋同化”。这个趋势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有可能放慢有效的全球管理知识的发展速度,也会阻碍科学的进步。这样的趋势在中国也是存在的。 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科学研究总是有目的的:执著于寻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了科学家的发现是接近于真理的,这也是所有科学研究应该达到的严谨性(rigor)标准。然而对于管理学这门应用科学来说,真理本身是不够的。管理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获取有益于提高实践水平的知识,这就是管理学者应该达到的切题性relevance)标准。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是严谨有余,切题不足。 目前,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倾向于把成果发表在国际性杂志上,尤其是国际顶尖杂志。这类研究成果验证了已有理论或者对其情境性边界进行了延伸研究,说明了如何使用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一些新情境下出现的独特现象和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倾向对现有的理论发展只能提供有限的贡献,因为它的目的并非寻找对地方性问题的新的解释。这种方法也限制了对中国特有的重要现象以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的理解。 绝大部分中国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西方已有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对科学目的的正确理解。一些研究者错误地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发表文章,而非寻找对重要现象的恰当理解和解释。中国学者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研究方法,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定理解了隐含其中的认识论(epistemology)和存在论(ontology)。 其次是缘于强大的现状压力(及其所对应的激励机制)。目前的现状鼓励在国际性杂志发表文章,最理想的是发表在顶尖水平的杂志,而顶尖杂志基本都是在美国出版的。有学者观察到,大部分中国学者采取这种方式都是因为日益增加的现状压力,以及当前中国学术界对中国管理理论的独特偏见。这传递着一种信号: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表文章,而非重要的科学发现。这种压力也激励研究者去选取那些在这些杂志上所流行的研究题目、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而不去关注这些题目和理论与中国企业的相关性。最终,现状安排使中国学者选择了一条更流行的路——中国管理理论,而使得另一条更为重要的路——管理的中国理论变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未来的中国管理研究要做到既严谨又切题,就需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在研究中认真对待情境因素 其次,应改善现状条件 最后,如果中国管理学者真的想要对学界和实践界有所贡献的话,那么应该勇于选择一条自己的羊肠小道 管理研究与实践脱节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彭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反思[1]。一个中心主题是管理研究在追求科学化的过程中,忽视了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性,使得研究与实践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隔阂。比如,实践人士很少参考实证研究的结果,反而更多受德鲁克(Drucker)、彼得斯(Peters)、科维(Covey)、圣吉(Senge)、柯林斯(Collins)等并非采用严苛方法写出的著作的影响①。即便是一些顶级期刊的论文,其论文质量(以引用率来代替)和在实践中应用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也相当低,仅为0.2[2]。 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脱节是指管理研究所得出的发现或发展出来的理论并没有在具体实践之中得到有效应用。管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决定了管理研究必须同时兼顾科学性和实践性。如果研究缺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