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 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铝/
铝/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钎焊搭接工艺及组织性能
I
I
PAGE
PAGE IV
摘 要
近年来,在工程应用中铝/铜搅拌摩擦焊接已经成为焦点,传统铝/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 接由于易产生金属间化合物,很难获得优质的接头。本文通过搅拌摩擦焊接技术,采用 Al/Zn/Cu 的接头设计,在 2 mm 厚的铝板和铜板之间加入 0.2 mm 厚的锌箔作为钎料,实现铝板与黄铜板 和铝板与纯铜板之间的有效搭接,并获得了表面成形性较好、接头性能优良的 Al/Cu 异种金属 搭接接头。
采用有针搅拌头,在搅拌针未扎入下层铜板基体时,获得表面成形质量较好的焊缝。焊接 过程中搅拌头转速 n、焊接速度 v 和 λ(v/n)是影响焊缝表面与横截面宏观成形质量的重要因 素。在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焊核区底部中间层的峰值温度高于金属锌的熔点,熔化的锌在焊 接过程中更容易被挤压、混合、扩散并溶解在焊缝中,达到冶金结合。
采用无针搅拌头,将铝板作为为上层板时,在焊接铝板和纯铜板过程中,大幅度降低了焊 缝表面宏观缺陷的数量。焊接过程中搅拌头旋转速度对中间层厚度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当搅拌 头旋转速度从 1200 rpm 提升到 2000 rpm 时,在两组实验的中间层厚度分别从 200μm 和 155μm 下降到 9μm 和 8μm。焊接过程中温度监测显示,一定工艺条件下,无针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焊 接峰值温度也高于金属锌的熔点。熔化的锌与塑形流动的铝混合、扩散和溶解形成冶金结合的 接头,接头最大抗剪切力达到 7.3 kN。
采用无针搅拌头,将铜板作为上层板时,在焊接铝板和纯铜板过程中,当热输入量不足时, 材料流动不充分,焊缝表面局部出现的“沟槽”状缺陷。焊缝横截面轴肩下方也出现由于无针 搅拌头轴肩的扎入而形成了“压扁拉长”的不同于传统 “洋葱环”的结构。随着焊接热输入量 的增加,材料发生软化并被挤压,在焊缝中心形成了“月牙”型结构。随着混合、扩散和溶解 过程的加剧,中间层逐步呈现双层结构,靠近铝侧基体为富铝的铝-锌合金层,靠近铜侧基体为 富铜的铜-锌合金层。最大接头抗剪切力为8.9 kN,断裂面出现了两种合金组织,断口表现为沿 晶断裂的形貌。
关键词:铝/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钎焊,无针搅拌头,微观形貌,连接机制
ABSTRACT
Recently, Al/Cu dissimilar metal Friction stir welding has been the focus in moder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t is differernt to obtain high quality welding joint by traditional friction stir welding because intermetallic could be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easily. 1A99 aluminum plate (2 mm in thickness) and H68 brass and pure copper plates (0.2 mm in thickness) were successfully lap-jointed by friction stir welding using 0.2 mm Zn sheet as filler material. Good-formability and high-quality Al/Cu joint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experiment.
In this article, both pin and pinless tool were used to joint the dissimilar aluminum and copper. The pin was not penetrated into the bottom H68 brass plate. Good-formability joint was obtained by reasonable welding parameters. The 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丽坚型平底自立袋成型机的设计与验证-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氯霉素和薯蓣皂苷元糖基化修饰及修饰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药物化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黄陇侏罗纪煤田瓦斯地质规律分析-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盲生自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测量精度的理论研究-凝聚态物理专业毕业论文.docx
- 律师伪证罪研究-刑法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向IPTV的协同内容运营平台研究-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律师辩护与司法公正-法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煤矿塌陷区路基沉降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