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1 -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
考点21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考点要求】
契丹的兴起和建国、宋辽的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战
【重点难点】
和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契丹居住的地区和建立政权的背景、时间和建立者;辽的蕃汉分治制度;宋对辽用兵失败后的“守内虚外”政策;澶渊之盟的时间、主张抗辽的人物、内容和影响;党项族的起源和西夏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国号和都城;西夏的政治经济制度。
【整体概括】
北宋时期,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政权迅速崛起。出现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各政权间时战时和,但和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极为频繁,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中原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加速了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的发展,为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考点扫描】
契丹兴起 最初:居住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
契丹兴起
唐末势力发展:逐渐学会种植庄稼、织布、建造城郭房屋,部分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唐末
原因:一些汉族农民为避战祸迁到长城以北,与契丹人杂居相处,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
①统一各部;提倡农业,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耶律阿保机 ②916年称帝建契丹国,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
辽
、
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
宋夏的 和战
10世纪
得到幽云十六州,后来,改国号为辽。
采取 耶律德光①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
采取
耶律德光
蕃汉分洽②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
蕃汉分洽
③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权力比南面官大,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太宗两次北伐目的:夺取幽云等州
太宗两次北伐
情况 ①包围幽州城,并在高梁河激战辽援军,宋军大败。
情况
②几年后,再次征辽,结果大部被歼。从此宋军由进攻转为防守。
影响:宋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力转向防范和镇压人民,反映了统治者的虚弱。
背景:1004年,辽军南征逼近东京。宋真宗在寇准催促下亲征,宋军大振。辽提出议和。
澶渊之盟时间:1005年。
澶渊之盟
宋辽和战内容:北宋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宋辽和战
影响①宋辽对峙局面形成。一个世纪内,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影响
西夏建立②边境安定,贸易兴旺,使者往来,加强了汉与契丹的友好关系,促讲了民族融合。
西夏建立
渊源:党项是羌族一支,唐中期以来居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游牧生活。
建立:1038年,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夏在宋西北,史称西夏。
政制:仿效唐宋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
文字:元吴命人依照汉文楷书字体,创制了西夏文字。
宋夏 和战 原因:元吴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
宋夏
和战
实现: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 ①北宋封元吴为夏国主;元吴取消帝号,对宋称臣。
实现: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
和议②北宋送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和议
意义: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知识归纳】
北宋时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北方先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后有女真族建立的金;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注意《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回鹘在高昌建立的政权;在西部和西南部还有吐蕃的势力和白族建立的“大理”。
这些政权或势力,有的出现在北宋建国以前,有的出现在北宋建国以后。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中原地区封建割据局面的继续。这样的局面延续了三百多年,直到元朝初年,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契丹兴起:原居辽河上游一带。唐末,势力发展起来,(原因——唐朝末年一些汉族农民为躲避战祸,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契丹社会的发展;契丹人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
2、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开始了封建化的过程;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定都上京,仿照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936年,耶律德光获取幽云十六州;改国号“辽”。
3、制度:蕃汉分治(以适应境内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统治汉人和渤海人,采用汉制;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它少数民族,权力大。
★辽实行蕃汉分治制原因、特点及作用
⑴原因:在辽统治的广大地区,由于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四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过关练201812133218精编版.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四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过关练精编版.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27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课时规范训练精编版.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9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跟踪练精编版.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0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示喟姹跟踪练.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7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毒喟姣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跟踪练.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8.25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蔷喟妯课时规范训练.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19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规范训练精编版.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0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课时规范训练精编版.doc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8.2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本喟驿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23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22 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27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29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24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28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30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5 先秦时期的文化.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4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社会变革.doc
-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考点31 明清时期的文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