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树桩你有几岁音乐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树桩你有几岁》音乐教案 龚 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教学活动,在歌唱活动中提高歌唱能力 (二)理论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 音乐,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 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大树桩你有几岁》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结束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基本节奏是“X X X︱X X X︱X . X X X︱X- -︱”旋律进行中力度的变化对比增添了欢乐而热闹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衬词句“哎哟哟哟”、“啊哈哈哈”的使用刻画了小朋友数圆圈的有趣情景。结尾句渐弱、弱记号的使用,给人一种余音未尽的意味和风趣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接触这种活泼欢快的歌曲,因此对于情绪的把握问题不大。对于唱歌教学中的发声练习,以及听唱歌曲、表现歌曲等活动过程和方法比较熟悉。但在识谱与音准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节奏复杂、旋律变化较多的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乐于参与歌唱活动,赞同歌曲中所表现的儿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聆听、模范、听唱法学习歌曲,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顿音记号,准确地掌握三拍子节奏,能用轻快有弹性地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学难点:歌曲中顿音记号、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1、学生随钢琴进行音阶模唱。 2、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 (二):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谁来告诉老师这是什么?那么这个大树桩的年龄有多大了呢? 我们都用数字来表示自己的年龄,大树则用年轮来告诉我们它的年龄,从大树砍伐后留下的树桩断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疏密不同的纹路,那就是树木的年轮。只要数一数大树横断面上有多少个圈,我们就知道大树的年龄了。 师:大树桩到底几岁呢?想知道它的年龄并不难,那有一首歌就告诉我们大树桩的年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1、学生聆听第一遍范唱,提出问题请学生听完歌曲后告诉老师歌曲的演唱情绪。 师: 非常好,大树桩爷爷很高兴,“大树桩爷爷”告诉老师说它有一条非常欢快的节奏想和大家认识一下,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 出示节奏“X X X︱X X X︱X . X X X︱X- -︱”,请学生拍出节奏,老师 圆 圈有多少 讲解附点节奏的时值,找出书中这处节奏的所在之处加上歌词读一读,唱一唱。 2、学生聆听第二遍范唱,引导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和速度(四三拍,中速稍快),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用手打节拍。 (三):新授歌曲。 师: 在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的音符朋友还没有起床,让我们一起把它叫醒好吗? 1、出示乐谱,请学生分析歌曲中出现的顿音记号。 师: 在这首歌中的“小河边 有一棵”和“树桩上 一圈圈”的音符上都有一个小黑点这是什么记号呢? 谁知道? 师:是顿音记号,在演唱时要用一种短促而又弹性、一种跳动的感觉来演唱。 2、演唱歌谱 (1)分析歌曲中得附点音符,用跟唱法学唱乐谱。 (2)学生用模唱法演唱乐谱。 3、学唱歌曲 (1)教师弹琴鼓励学生自学歌曲的歌词部分。 引导学生观察结束句和最后一句旋律的不同之处,要唱准确。 (2)用轮唱法学习歌曲 (3) 学生齐唱歌曲 (4)在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顿音记号、力度记号及演唱情绪 (5)带有感情的跟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6)借助艺术形象,向学生传授自然知识及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 师:《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中把大树桩比作什么?(老爷爷)树桩上的圆圈是树木的年轮。树木和人类一样有着生命,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破坏树木,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引发洪灾。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其实环保离我们并不遥远。环境与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关,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从我做起,从保护环境的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纸张,保护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善待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你,也为我,为我们共同拥有的家园。如果有选择的话,我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