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族习俗报告有图有文字
关于藏族地区独特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藏族的服饰样式多姿多彩,主要是传统的藏装。其特点是长仙、宽腆、大裸。农区及城区服装有藏袍、藏农、令寸衫等。藏袍多用毯任制成,也有用毛料制作的。藏装左禅大,右禅小,有的右腋下钉一纽扣,多用红、蓝、绿等色布作搜带。男式藏装的领、袖、擦和底边镶色布或绷子,装饰典雅大方。穿时讲究在里层套一白色或红绿衬衫。一般白天或劳动时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脚前,搭在左肩上。天气炎热或劳动时,左右袖均不穿,而束在腰问。冬天两袖大多穿上。女式藏袍,多以毯子、毛料、呢子做成。藏族妇女晚秋穿无袖的正袍,里面套上颜色鲜艳的衬衣。冬天的女式藏袍都有袖子。女式藏装无论有袖没袖,一应均扎彩色腰带。 牧区的藏装以皮袍为主,一般是不加面子的板皮袍。男式皮袍在领、袖口、底边滚黑色平绒、灯心绒或毛呢。女式除在皮抱外边系五彩“郊典”(围鹉〕外。再用红、兰、绿色料做三至十条花纹镇在皮袍底边,袖子也镶上花纹。牧区的皮袍肥大,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 如,夜间可当被褥使用。 无论是农区、牧区的藏袍,其特点都是袖长、腰宽、禅大,所以穿时提起下部束紧腰带怀里和禅间即成,可装各种随身用品。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随时变化穿法。将两袖束于腰间,需要时再穿上,不必全部脱穿,非常便当。藏族的帽子种类很多,各地区也有不同。一般情况下男女均戴呢制礼帽。礼帽上绣以金丝、银线,非常美观,又称金花相。牧区还喜欢狐皮帽。 藏族人民喜爱服饰,表现了他们强烈的爱美意识。妇女头上饰品有“巴珠”、“巴果玲”、发辫及以金银珠玉饰品装饰耳朵的藏耳环。颈间挂项链,脚前佩佛盒,手碗套手链,手指套戒指。背上至腰际佩狱长申银币等(以牧区妇女多见)。男子多佩刀剑,藏耳饰手饰等。各地装饰品常有差异。饰品除金银制品外,尚有松耳石、玛瑙、珍珠等贵重珠宝。每逢节日庆宴。妇女们穿装打扮起来,衣呈五彩,环佩丁当,美丽端淑。 藏族主要食品和饮料有酥油、糌粑、牛羊肉、青裸酒等。可分农区和牧区两大类别。农区以食糌粑为主,佐以酥油茶和肉类、疏菜等。也做面条、包子、饺子吃。牧区饮食则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兼食糌粑和面食。近年来随着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大米也很受欢迎。 酥油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来的,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用来打肠油茶,也偶尔在糌粑里搅和着吃。藏族群众逢年过节,炸果子、“卡赛”也多用酥油。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饮料。一般藏族群众早上一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作。酥油茶也可用来招待客人。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将砖茶或死茶用水熬到十足的浓度,把茶水倒人酥油茶桶〔藏语称“蓄莫”)放入酥油和食盐。使用“甲罗”,上下来回打几十下,搅得水乳交融,再倒进酥油茶壶里加热便成了可喝的酥油茶了。酥油茶中因为含有酥油,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是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饮料。酥油茶里茶汁较浓,又能生津止渴。藏族喝酥油茶时还有一套规矩,一般边喝边加,不一口喝完。糌粑是藏族重要食品,把青裸洗净晒干炒热磨细而成。这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西藏的却是先炒后磨,不去皮。藏族吃糌粑,先在碗里倒上少量的酥油茶,然后用手不断搅匀,到能捏成团时用手在碗里抓捏成团进食。另一种吃法是,在糌粑面里加些肉、菜,藏语叫“士巴”。 青裸酒是用青裸制成的一种度数较低的酒。藏族男女老少都喜欢。是喜庆节日必备的饮料。到藏族家中作客,请你喝酒是倒满,你先喝一口,添上,再喝一口,再添满,喝干以后能喝的人可自由喝。藏民喜欢吃风干牛羊肉,其它民族着了不卫生。其实,风干肉一般在冬天,往往是十一月底做。这时气温已是零度以下,把宰杀的牛羊割成大小合适的块,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既去水份又保持鲜味。到了第二年三月以后拿下来烤食或生食,味 道是鲜美的。 住房藏族的住房,农村、城镇多为上石结构的平顶房子.牧区普通用牛毛帐蓬作为住房。现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新建楼房仍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藏族家庭用品精致讲究,有漂亮大方的酥油捅,花纹细腻的木碗,色泽鲜艳的玉石器,古色古香的土陶器和玲珑剔透的银金器皿等。地毯、藏被和藏柜等木制家俱也很普遍使用。 姓氏和礼节藏族人名和内地的人名不同,他们一般没有姓。有的以房名、箱贯为类似的姓,如:昆、嘟尔、雪康、德格等,但和姓有不同。一般藏族群众多以四字为名:次仁旺堆、土登索朗、巴桑卓玛等。为了便于呼唤,往往称呼两字,如多吉、旺堆、扎堆、次旺等。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往往在后面加上啦。如:“多吉啦卜”、“次旺啦”。藏族的名字一般都有很深的含义。有的名字含宗教意义,如多吉是金刚,丹增是主宰宗教,卓玛为白渡母,达娃是月亮,白玛是莲花,次吉为初一生,次松为初三生,米玛指星期二,普布为星期四,边巴为星期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