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工程渠道(K0+815~K1+110)开挖专项方案
PAGE
PAGE 5
一、建设工程概况
****(新开河段)工程位于**市中心城区西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该工程是九江市防洪治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段渠道工程由原城市主干道开挖而成,地段两边基本为商业繁华楼层及居民居住小区,局部施工作业宽度仅20m(含基坑开挖宽度16.5m),本工程施工区域内综合管线多且复杂,最大开挖深度达到9.3m。本次方案拟开挖段为暗渠段的K0+815~K1+110部分,此段开挖基坑两边均采用钢筋砼灌注排桩(桩径分别为φ1.2m和φ1m)、高压旋喷桩(桩径φ0.5m)和两排预应力锚杆共同支护,箱涵底采用了水泥深层搅拌工程桩(桩径φ0.5m)。基坑开挖时钢筋砼灌注排桩(包括桩顶联系冠梁)、高压旋喷桩和箱涵底水泥深层搅拌工程桩均施工完毕。
二、工程地质情况
本工程为城区主干道下新建渠道市政工程,工程段原主干道路面结构
层从上到下依次为22cm厚砼面板、35cm厚三渣基层、40cm厚手摆块石,工程区域地下大部分段分布为杂填地、淤泥、淤泥质粘土,工程性质差,多具高压缩性,而且厚度大,局部埋藏浅,局部基坑开挖后岸坡稳定性差;表层:1.5 m~6.2 m厚为杂填土,该层的底标高7.9 m~13.7 m。上层:0.8 m~6.5 m厚为粉质粘土,该层底标高6.7 m~13.6 m。淤泥质粘土厚6.3 m~13.1m,底层标高2.8 m~6.7 m。粉质粘土厚1.3m~3.7 m,该层底标高4.1 m~0.8 m。本工程段有上层滞水和地下水,上层滞水水量较少,稳定水位高程14.74~16.68m。地下水为中-强透水层,水量丰富稳定,水位高程为8.55~9.18m,地下水位受长江水位的影响,现施工期为一年中枯水期,水位低于设计基坑底标高。
三、方案编制
1、编制依据
1.1由**水利规划设计院负责设计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1.2由**水利规划设计院勘察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国家及部委颁布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城市测量规范》(GJJ8-85)。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4国内有关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规范(程)和土工试验、集料试验、原材料试验、结构检验等规范规程或标准。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詣鋃陉蛮苎覺藍驳驂签拋敘睑绑。
2、编制原则
2.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有关条款的技术规定和质量要求,科学地统筹安排各项工程施工顺序,方法。
2.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力求完全满足顾客对工期、质量等各项期望。
2.3 安全第一的施工方针。
2.4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根据本单位所具备的施工资源、管理力量、施工技术和方法等实事求是进行编制。
四、基坑开挖前及开挖过程中排水方案
1、现场概况
工程地段位于闹市区中,为原主干道下新建渠道市政工程,故工程段两岸的市政雨、污水管网可作为水的排放点。同时两岸沿原道路路沿石内侧,都用砖砌矮墙(50cm高)加彩板进行了围挡,隔绝了基坑两边的水向坑中的流入。排桩支护中的砼灌注桩(桩底深入坑底13m)和高压旋喷桩也重点起到了止水帷幕作用,能有效阻止坡岸土中的水向基坑中渗入。工程排水的重点是施工过程中土层滞水、雨水和施工所产生废水的排除。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们怿碩洒強缦骟飴顢歡窃緞駔蚂。
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K0+815~K1+110)段工程地质土层变化较大,按照勘探资料,本工程有上层滞水和地下水,上层滞水水量较少,稳定水位高程14.74~16.68m。地下水为中-强透水层,水量丰富稳定,水位高程为8.55~9.18m,地下水位受长江水位的影响,现施工期为一年中枯水期。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粪讳鱸况閫硯浈颡閿审詔頃緯贾。
3、降水方法选择
因地下水水位较深,故本方案同时考虑对局部地区上层滞水的排除及基坑开挖后坑内排水,在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尽快进行砼垫层施工,减少地下涌水发生的可能性。上层滞水基本位于地下3m左右处,开挖前拟采用集水井排水方案,简单经济且效果好;基坑每次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两边开挖排水沟及集水井进行排水。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闷鼋缔鋃耧泞蹤頓鍥義锥柽鳗铟。
4、施工工艺
4.1排除上层滞水井位布置
考虑到抽水后的排水,拟沿工程段左岸布置井点,井位平均间距40m(具体位置视现场情况及人行道上市政井位调整),离渠道开挖中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