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分析与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 络 教 育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 作 者: 张丽引 学 号: 专 业: 金融学 学习中心: 温州学习中心 指导老师: 王长江 二零一六年六月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PAGE 14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门槛较低且操作便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人群规模不断增大,甚至开始冲击到以银行业为主的我国传统金融体系。 但互联网金融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提出了挑战。 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的主要风险类型, 并提出了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47055077 引言 PAGEREF _Toc447055077 \h 3 HYPERLINK \l _Toc447055078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PAGEREF _Toc447055078 \h 3 HYPERLINK \l _Toc447055079 (一)第三方支付 PAGEREF _Toc447055079 \h 3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0 (二)P2P 借贷 PAGEREF _Toc447055080 \h 3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1 (三)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 PAGEREF _Toc447055081 \h 4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2 (四)移动互联网金融 PAGEREF _Toc447055082 \h 5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3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PAGEREF _Toc447055083 \h 6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4 三、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 PAGEREF _Toc447055084 \h 7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5 (一)技术风险 PAGEREF _Toc447055085 \h 7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6 (二)法律风险 PAGEREF _Toc447055086 \h 7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7 (三)业务风险 PAGEREF _Toc447055087 \h 8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8 (四)政策风险 PAGEREF _Toc447055088 \h 8 HYPERLINK \l _Toc447055089 四、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PAGEREF _Toc447055089 \h 9 HYPERLINK \l _Toc447055090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PAGEREF _Toc447055090 \h 9 HYPERLINK \l _Toc447055091 (二)加强部门间合作监管 PAGEREF _Toc447055091 \h 9 HYPERLINK \l _Toc447055092 (三)加快建立征信体系 PAGEREF _Toc447055092 \h 10 HYPERLINK \l _Toc447055093 (四)加强消费者保护和教育 PAGEREF _Toc447055093 \h 10 HYPERLINK \l _Toc447055094 五、结论 PAGEREF _Toc447055094 \h 11 HYPERLINK \l _Toc447055095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447055095 \h 14 HYPERLINK \l _Toc447055096 致 谢 PAGEREF _Toc447055096 \h 15 引言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基础诞生于20世纪的互联网,而在互联网日益成熟之后,金融开始出现与网络相融合的趋势,此种趋势随着大数据(Big Date)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出现而迅速加快,其中大数据提供了超出传统数据库能力的数据群,而云计算则提供了对大数据进行处理的虚拟化资源计算方式。而随着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受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搜索引擎等新技术的推动。除了技术基础之外,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要素还包括庞大的用户基础、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化的迫切需求以及新兴的商业模式所产生的对新兴金融服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