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歧杆菌在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恒温培养箱:36 ℃±1 ℃。
2.2 气相色谱仪配FID检测器。
2.3 冰箱:2 ℃~5 ℃。
2.4 天平: 感量0.1 g。
2.5 无菌试管:18 mm×180 mm、15 mm×100 mm。
2.6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 0.1 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200μL~1000μL)及配套吸头。
2.7 无菌锥形瓶:500 mL、250 mL。
2.8 显微镜
2 培养基和试剂
3.1 BS培养基
3.2 PYG培养基
3.3 TPY培养基
3.4 NPNL 培养基
3.5 X-GAL 培养基
3.6 氟化钠:化学纯。
3.7 碘乙酸钠或碘乙酸钾:化学纯。
3.8 果糖-6-磷酸盐:化学纯。
3.9 盐酸羟胺(Hydroxy Lamine-HCl):化学纯。
3.10 三氯乙酸(TCA):化学纯。
3.11 三氯化铁(FeCl3·6H2O):化学纯。
3.12 甲醇:分析纯。
3.13 三氯甲烷:分析纯。
3.14 硫酸:分析纯。
3.15 冰乙酸:分析纯。
3.16 乳酸:分析纯。
3.17 乙酸标准溶液: 吸取分析纯冰乙酸5.7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标定,标定方法见附录B.1,此溶液浓度约为1mol/L。
3.18 乙酸标准使用液:将经标定的乙酸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0.01mol/L。
3.19 乳酸标准溶液: 吸取分析纯乳酸8.4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标定,标定方法见附录B.2,此溶液浓度约为1mol/L。
3.20 乳酸标准使用液: 将经标定的乳酸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0.01mol/L。
3 双歧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在无菌室内无菌称取1g双歧杆菌制剂,根据标示的活菌数量,用灭菌稀释液进行10倍梯度稀释至104-107,然后吸取0.2mL涂布于BS和NPNL琼脂平板上,放于厌氧培养箱内培养48到72小时.然后挑选菌落特征为光华、凸圆、边缘整齐、白色或乳脂色、质地柔软的中小菌落,接种于TPY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待长出菌落后,每个平板选5个以上的特征菌落,先进行革兰氏染色,挑选具有双歧杆菌形态等特征的菌落,再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剔除需氧和厌氧都生长的菌落,选取仅厌氧培养生长的菌落,进一步在TPY琼脂平板上纯化菌株直至镜检为纯菌株。分纯后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然后进行鉴定,经鉴定是双歧杆菌的菌株在TPY液体培养基中增菌至平稳期,4℃,6000g×15min条件下离心收集菌体分散于20%灭菌脱脂中,然后在一30一40℃条件下冻干,冻干完成后,在真空条件下压盖,-18℃贮存。
4 厌氧培养法
液体中的厌氧培养采用亨盖特厌氧培养技术(Min,1999;Chung,1997)。将配置好的培养基中加入0.01%亚甲基蓝作为氧指示剂,然后将其加热至沸腾,同时通入高纯氮气,5分钟后迅速将加热的培养基放入冷水中冷却至45℃,亚甲基蓝显示为无色则表示已经达到厌氧,迅速盖上橡胶塞,以上操作过程中均保持高纯氮气的不断通入。然后将培养基置于121℃,灭菌21分钟。
5 双歧杆菌的鉴定
镜检
(2)在基础改良MRS培养基中添加X- Gal,对双歧杆菌进行检测
双歧杆菌单独表面涂布呈白色或浅兰色,标准双歧杆菌表面涂布37 ℃48 h 培养后,双歧杆菌呈白色或浅兰色,边缘整齐, 表面隆起部分显白色, 菌落背面观察呈兰色底晕, 随机挑取5 个白色菌落经革兰氏染色涂片镜检,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 呈各种分叉, V 形, 棍棒状, 单个, 成对, 或链状排列, 多种不规则形状, 即可基本判定为双歧杆菌。
6 形态特征
菌株在TPY固体平板上厌氧培养24小时,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对其个体形态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同时把菌株接种平板上培养48小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通过菌落及菌体形态可以看出:双歧杆菌菌落微小,光滑,乳白色,呈水样半透明或不透明,边缘整齐,凸起。菌体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并呈多形态性,菌体不规则,传代后,“V”字形和“Y”字形较少见。
7 生理生化检验
糖发酵试验:在无菌操净台内将双歧杆菌合适稀释度的稀释液20mL接种到各糖发酵管中, 37℃48h厌氧培养。
触酶试验:挑取固体培养基18-24h内的菌落1接种环,置于洁净玻片上,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数滴(新鲜配制),观察结果。
明胶液化试验:在无菌操净台内将待测菌株接种到装有明胶培养基的厌氧管中,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7天,然后置于4℃30分钟。同时准备两只未接种的厌氧管进行对照。
吲哚试验:将菌液置于37℃恒温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