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平潭综合实验区坛西大道工程
竣工环保验收意见
2018年1月18日,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平潭分公司在平潭组织召开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坛西大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平潭分公司,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验收调查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福建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环保验收监测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合诚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施工单位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市政园林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代表)等单位代表及应邀的3名专家,共17人。会议成立了验收工作组(名单附后)。
与会专家、代表现场检查了该项目环保和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听取了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平潭分公司对项目环保执行情况和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的介绍,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起于环岛南路(华东村西侧,K0+210),终点为平原镇江楼村(K19+944.583),途径敖东、北厝、岚城、中楼、芦洋、平原六乡镇,线路走向整体呈南北走向,道路全长约18.923km。环评文件于2012年8月27日通过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审批(岚综实环国土(环)函书〔2012〕4号)。建设标准为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Ⅰ级主干路(局部路段K0+210~K1+500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Ⅰ级主干路),行车速度为主道80km/h,辅道60km/h(或40 km/h),匝道50km/h(或40km/h)。根据道路等级以及所经区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路基宽度。全线桥梁共计2701.08m/13座,互通立交2处,涵洞40道。实际工程总投资21.5亿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2596.8万元,占总投资的1.21%。
二、项目变更
与环评时路线相比,主线建设里程减少0.763km,因线路变动导致新增的声环境敏感点有2处,达到原环敏感点数量的8.7%。参考《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文),本工程未发生重大变更。
三、环保设施、措施落实情况及环境影响调查
本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全线交工试运营。试营运期全线平均交通量为4127 pcu /日,占营运近期预测交通量(8564 pcu /日)的48.19%。
根据项目验收调查报告,结合现场检查情况,项目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如下:
1、生态环境
(1)工程环评时段永久占地355.6hm2。全线永久占地252.74hm2,其中耕地147.44hm2,占总占地面积的58.3%,林地30.3hm2,占总占地面积的12.0%。
(2)全线实际设置取土场1处,利用永久占地,(环评阶段1处,占地17.12hm2)。实际未设置弃渣场(环评阶段1处,占地5.28hm2)。项目还设置了临建工程,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采取了场地平整、自然恢复。
(3)公路绿化建设包括中央分隔带、侧分带、边分带及边坡的绿化防护工程,在设计上注重海岛防风的基本功能,采用生态群落式种植,乔灌草合理搭配,多选用色叶灌木,形成远、中、近层次丰富的立体绿化格局。主体工程和取土场等临时用地均进行了植被恢复措施。并在恢复过程中采取回填坑凹、覆土、自然恢复等措施,基本恢复了土地生产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4)项目全线排水防护工程完备,有效的防止了公路两侧的水土流失现象。
2、水环境
(1)施工场地配备了沉砂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临时污水处理设施,砂石料冲洗废水、混凝土系统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等均经处理达标后回用。生活设施利用周边村庄原有设施,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
(2)本项目不设置服务设施,项目设置了完善的公路排水系统,包括拦水埂、急流槽、截水沟、边沟、排水沟等,消除了随处漫流的现象。路面径流流至急流槽和边沟,排入城市雨污排水系统。本项目营运期路桥面径流对周围水域贡献量小,不会改变现有水质类别及使用功能。环保措施有效可靠。
3、噪声
(1)通过公众调查,工程施工期间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影响较小,且随着工程的结束,影响随之消失。
(2)根据《验收报告》声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分析类比:公路沿线各村庄敏感点目前昼夜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93)中相应标准要求。
4、其他环境影响调查
(1)工程建设过程的征地拆迁,均落实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补偿给沿线受影响的居民。公路两侧设置的通道能满足各种通行要求。
(2)公路沿线未设置服务设施,没有锅炉等大气污染源,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小。
(3)平潭综合实验区坛西大道未设置服务区、收费站等服务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