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与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食用菌与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0 食用菌与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食用菌及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健生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郭凤军 所有制形式:民营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健生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位于阜南县田集镇,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白灵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的种植及加工,截止到2007年底,企业拥有总资产1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10万元。员工总数105人,其中技术人员20人,常年聘请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知名教授为技术顾问,并从河北、福建等地聘请技术人员实地指导生产,利用农作物秸秆培育各种珍稀食用菌。在其培植和开发上逐渐探索研究掌握了一整套独特的科学方法,其中白灵菇培养基生物学转化率达到65%以上,法人代表郭凤军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DB34T800-2008)安徽省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公司生产的白灵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已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健生源”牌白灵菇被评为阜阳市名牌农产品,健生源公司连续4年被评为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法人代表郭凤军始以助农致富为己任,通过“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狠抓食用菌基地建设。为广大农户提供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作为阜南县“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基地和民兵以劳养武培训基地”。几年来共免费培训达2500多人,通过带动和扶持农户致富,迄今已带动2000多户,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公司正在探索新的经营机制,以公司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的办法,扩大基地的规模,具体是公司和农户共建基地,统一管理、技术人员由公司统一培训,公司确保以保护价收购基地上农户的鲜菇,保证农户生产效益。在抓基地建设的同时,公司注重狠抓市场开发,配备电脑展开网络销售,将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1420070028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A、国务院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B、国务院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C、国家发改委《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D、《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 E、《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F、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改环资【2007】3420号《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 G、国家发改委发改办环资【2008】2389号《关于请报送2009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二批备选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通知》 H、《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指南》深度要求 I、《阜南县国家农业(林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 J、项目建议书及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5、项目的由来及立项批复 本项目系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实施方案规划的重点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建设内容为以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玉米芯、牲畜粪便作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加工,利用菌渣生产无公害蔬菜,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5000亩及与之相匹配的菌种场,扩大现有加工规模。建成后年可消耗秸秆27100吨,玉米芯11400吨,棉籽壳15700吨。 6、研究工作的范围 根据项目批复,对项目建设背景、食用菌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具体内容为:项目建设背景、食用菌市场分析、建设条件与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节能、劳动安全卫生、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进度建议、工程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社会效益分析及研究结论和建议。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阜南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大力发展白灵菇、杏鲍菇、双孢菇等珍稀食用菌生产和加工,菌渣还田作为无公害蔬菜、其他农作物的生产肥料及养殖场的节粮饲料。最大化的发挥食用菌在资源配置、地域环境等方面上的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实现食用菌生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名牌化的目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把食用菌产业打造成阜南县的“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农业经济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支撑产业”。 2、循环经济模式 本项目食用菌的生产主要以秸秆、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为主要原料,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这些大分子物质不易被直接利用,故而绝大多数被焚烧或丢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污染了环境。而食用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酶和胞内酶,具有较强的纤维分解能力,使它们的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可使纤维素降低50%,木质素降低30%,粗蛋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