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口腔内科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口腔内科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目 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3 研究论文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 MRI 表现 前言 5 材料与方法 6 结果 9 附图 11 附表 15 讨论 19 结论 23 参考文献24 综述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研究进展 26 致谢36 个人简历 37 中 中 文 摘 要 PAGE 10万方数据 PAGE 10 万方数据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MRI表现 摘 要 目的:研究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的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特征,为改善FSHD 患者面型和提高咀嚼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经过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临床诊断标准和病理活检确诊的 12名FSHD患者(研究组)和2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对照组),设计调 查表,收集相关病例信息,并对32名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恒牙龋 失补牙数(DMFT)、简化牙石指数(CI-S) 、咬合关系和最大开口度;运 用咬合压力测试仪检查最大咬合力;制取口腔全牙列模型测量腭弓宽度和 最大腭高度;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下颌平面角;并且拍摄颌面部MRI检查 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受累情况, 通过不同平面观察肌肉的外形,以及 根据肌肉受累范围和程度将肌肉内脂肪浸润分为不同的等级。对各组数据 间进行两独立样本间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间Wilcoxon符号秩检验。 结果:研究组FSHD患者男女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平均就诊 年龄27.50±8.10岁,平均发病年龄15.67±7.54岁。研究组饮食偏好中喜进 软食9例(75.0%);闭眼困难4例(33.3%);鼓腮困难8例(66.7%); 撅嘴面容10例(83.3%);近中性错颌畸形共计9例(75.0%)。研究组DMFT (4.00±2.30)、CI-S(5.83±2.08)、男性最大腭弓高度(20.51±2.05mm)、 女性最大腭弓高度(17.91±1.59mm)、下颌平面角角度(31.79±2.18°)均 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男性腭弓宽度 (34.79±1.39mm)、女性腭弓宽度(33.71±1.45mm)、男性最大咬合力 (451.69±39.01N)、女性最大咬合力(326.71±21.60N)、最大开口度 (3.50±0.35cm)均小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在MRI检查中,11例患者咬肌、6例患者翼内肌、5例患者翼外肌 可见不对称性的外形的改变;三块肌肉脂肪浸润情况主要集中在0级、1 级和2级,改变程度较轻。 结论: 1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患者鼓腮困难,呈撅嘴面容,腭盖高拱,口腔 卫生情况差,咀嚼功能低下,开口度减小,下颌角变平,呈近中性错颌畸 形。 2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咬肌、翼内肌、翼外肌MRI检查可见不 同程度不对称性的外形改变和脂肪浸润。 3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患者可通过早期干预、及时的正畸治疗和叩 齿、咀嚼训练等有氧运动改善面型和咀嚼功能。 关键词: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咀嚼肌,核 磁共振成像 英 英 文 摘 要 Clinical features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in 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hanging FSHD patients face-shape and improving masticatory function, we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 and radiologic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Choose 12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athological biopsy, and 20 volunteers who were healthy. To gather relevant medical information, our study designed a unified questionnaire and collected d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