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言文翻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例1 原文: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译文:郡中不产稻谷,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例2 原文: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译文:隐居在贫穷的水边,亲自种田做工。 古:“穷”指“不得志”“偏僻”等义。今: “穷” 词义转移,指“生活困难”。 古:“谷”泛指一切粮食。今: “谷”词义缩小,特指稻谷。? 例3:原文:意气益厉,乘胜逐北。(天津卷) 译文: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方追击。 译句中把“北”译成“北方”不当,“北”在古代有“溃败(的军队)”之意,如《过秦论》中“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北”。例1句中的“北”亦属此义。 例2:原文: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江苏卷)? 译文: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以利禄改变它呢??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 例1:原文: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江苏卷) 译文:(蔡京)常常曲意事二人,徐勣并没有降低自己的品节来(接纳蔡京)。 译句没有把“曲意事”译出来,应当译成“违心地奉承”。 (四)单音节词语没有转化为双音节词 例:原文:丞后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译文:丞后来又送鱼给他,续就拿出先前悬挂着的东西(给他看)来杜绝他送鱼的想法。 府丞后来又送鱼给他,羊续就拿出先前悬挂着的东西(给他看)来杜绝他送鱼的想法。 例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于是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资料佐证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最终、竟然 例2:原文: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译文:把安抚救济老百姓接济财物作为心中的目标。 资料佐证: 人物、招致物议(众人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故(去世) 例3:原文: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全国卷Ⅳ) 译文:有才德并且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钱财却多,就会增加他的过失。 正确译文: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加他的过失。 原文: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译文:金钱这东西,是圣明的君主所用来赐给我养老的,所以(我)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表提顿作用的“者”删去,造成错误。 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例1:原文: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文: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介词、量词等)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 例2:原文: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全国卷) 译文:等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都表示悲痛。 原文:及(其)死之日,天下知(之)与不知(之者),皆为(之)尽哀。 译文:等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他)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的连贯通畅或为了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例1:原文: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一个人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应当讥笑的,而在自己是免不了要有后悔的。 正确译文:然而一个人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应当讥笑的,而在自己是免不了要有后悔的。 例2:原文: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 译文: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少于各州。 正确译文: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没有隐匿的人, (所以)他征收的粮食不少于各州。 (九)不明词类活用导致误译 例1:原文: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译文:隐居在偏僻的水边,身体亲自种田做工。 例2:原文: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04年湖南卷) 译文:凭着这酒把真性情全部显现出来并扬名于后世。 正确译文:凭着这酒保全了他们的真性情,并扬名于后世。(“全”在文中是使动用法) 例1:原文: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寻找人可以出使回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