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热学.ppt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热学.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力学第二定律 【解题方略】 解答该类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自发地”“不产生其他影响”的含义 ①“自发地”指明了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帮助; ②“不产生其他影响”的含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2)明确热力学过程方向性的实例 【例2】 (多选)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解析 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选项A正确;对某物体做功,不一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选项B错误;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但会产生其他影响,选项C正确;可以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选项D错误;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选项E正确。 答案 ACE 气体实验定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结合 【典例】 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A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和水银压强计相连。 开始时A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中水银面在O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O点h1=14 cm。 后将A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使C中水银面仍在O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高出O点h2=44 cm。(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 cmHg) (1)求恒温槽的温度; (2)此过程A内气体内能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错解] 本题的易错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1)玻璃测温泡A在冰水混合物和在恒温槽中,左管C中水银面都在O处,不能据此得出A内气体是等容变化;(2)不会根据C、D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计算气体的压强;(3)不会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的吸、放热情况。 答案 (1)364 K(或91 ℃)  (2)增大 吸热 判断物体内能变化的方法 (1)当做功和热传递两种过程同时发生时,内能的变化就要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综合分析; (2)做功情况看气体的体积: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为负;体积缩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为正;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与外界互不做功; (3)与外界绝热,则不发生热传递,此时Q=0; (4)如果研究对象是理想气体,则由于理想气体没有分子势能,所以当它的内能变化时,主要体现在分子动能的变化上,从宏观上看就是温度发生了变化 。 (2)“液柱模型” ①液体因重力产生的压强大小为p=ρgh(其中h为至液面的竖直高度); ②不要漏掉大气压强,同时又要尽可能平衡掉某些大气的压力; ③有时直接应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内静止的液体,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处压强相等; ④当液体为水银时,可灵活应用压强单位“cmHg”等,使计算过程简捷。 【例2】 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5×10-3 m2,一定质量的气体被质量为2.0 kg的光滑活塞封闭在汽缸内,其压强为________Pa。(大气压强取1.01×105 Pa,g取10 m/s2) 解析 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答案 1.05×105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解题方略】 1.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定题意中的“一定量的气体”为研究对象; (2)注意分析可能的临界现象,确定其临界点,并分析临界点具有的物理意义。例如在临界点的两侧,气体可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3)确定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并确定始、末状态的相应参量(p1、V1、T1)与(p2、V2、T2),分析其恒定不变的参量,在变化的参量中,确定已知量与待求量; (4)选用相应的实验定律求解; (5)合理使用各物理量的单位,p、V的单位只要始末状态统一即可,但T的单位必须用“K”。 【例3】 [2014·山东理综,37(2)]一种水下重物打捞方法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一质量M=3×103 kg、体积V0=0.5 m3的重物捆绑在开口朝下的浮筒上。向浮筒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开始时筒内液面到水面的距离h1=40 m,筒内气体体积V1=1 m3。在拉力作用下浮筒缓慢上升,当筒内液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2时,拉力减为零,此时气体体积为V2,随后浮筒和重物自动上浮。求V2和h2。 已知大气压强p0=1×105 Pa,水的密度ρ=1×103 kg/m3,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不计水温变化,筒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浮筒质量和筒壁厚度可忽略。 解析 当F=0时,由平衡条件得 Mg=ρg(V0+V2)① 代入数据得 V2=2.5 m3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