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重组质粒DNA提取及双酶切鉴定.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质粒DNA提取 2.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重组质粒;实验目的;预习:基因克隆示意图;基因克隆操作过程: ;基因载体(gene vector);基因载体应具备特点;基因载体类型;一.质粒DNA的制备;(1)质粒的定义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体内、独立于染色体的、可以自主复制的一类双链环状DNA,在细胞内它们常以共价闭环的超螺旋(supercoil)形式存在。 ;;② 开环DNA(open circular DNA,OC DNA) 如果两条链中有一条的一处或多处断裂,分子就发生旋转而消除链的张力,形成松弛型的环状分子。 ;③ 线状DNA(linear DNA,L DNA): 如果两条链均断开,即为线状DNA。 电泳时,三者泳动速度大小关系(???) ;(3)质粒DNA的一般特性: ①质粒是细菌内的共生型遗传因子,有相对独立性。 ②它能在细菌中垂直遗传并赋予宿主细胞一些表型。 ③它是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量大小不等。;2 提取质粒DNA的常规方法: 2.1 核酸分离纯化的总原则: ? 保证核酸一级结构完整 ? 排除其他分子的污染(蛋白质、脂类、 糖、有机溶剂、金属离子、其他DNA、RNA等);3.2 分离纯化质粒DNA 的主要步骤;3. SDS-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3.1 实验原理: ①在有EDTA及去污剂(SDS)存在的条件下,用碱处理细菌,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破裂,释放出细胞内容物(染色体DNA、质粒DNA、蛋白质和RNA等);处理过程中,染色体DNA断裂成不同长度的双链DNA。;②强碱环境(pH12.0-12.6)时:宿主菌的线性双链DNA片段中的氢键断裂,双链解离变性,而质粒DNA共价闭合环状的双链并不完全分离; ③当加入高浓度酸性盐,pH值恢复至中性时:变性的染色体DNA与变性的蛋白质以及细胞碎片凝聚成网络状大分子不溶性沉淀物;而质粒DNA又恢复天然构型,能溶解在上清液中,这样通过离心可以把染色体D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除去。;④如果要提高DNA的纯度,则可以用RNA酶消化除去RNA,并用酚抽提法除去残留的蛋白质。;3.2 主要试剂及作用; 溶液II:由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与NaOH组成 ① SDS的作用是解聚核蛋白并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之 变性(裂解细胞和蛋白质变性作用) ② NaOH(PH12)的作用是破坏氢键,使DNA分子变性(DNA变性作用) ;溶液III:HAC和KAC组成的高盐溶液(复性作用) ①HAC溶液能中和溶液Ⅱ的碱性,使染色体DNA 变性而发生缠绕并使质粒DNA复性。 ②KAC会与SDS溶解度很低的盐,并与蛋白质形成 沉淀而除去;溶液中的DNA也会与蛋白质-SDS 复合物缠绕成大分子而与小分子质粒DNA分离。; 实 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加样枪正确使用; 2、标记自己所提取的质粒类型(pUC119-U6 ); 3、废液倒在水池中,枪头扔到垃圾桶中; 4、加不同溶液要换枪头; 5、离心前把管擦干; 6、转移上清时不要吸到沉淀; 7、吸取酚时枪头伸到下层溶液中,注意不要沾到 皮肤。;二、限制性内切酶切割重组质粒;作用 与甲基化酶共同构成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限制外源DNA, 保护自身DNA。;第一个字母取自产生该酶的细菌属名,用大写; 第二、第三个字母是该细菌的种名,用小写; 第四个字母代表株; 用罗马数字表示发现的先后次序。;Ⅱ类酶识别序列特点—— 回文结构(palindrome);Bam HⅠ;影响限制酶活性的因素;pUC18/19酶切位点的分布示意图;2 BamHI 、HindⅢ酶切重组质粒及鉴定;;2 实验材料: 重组质粒; BamHI 、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反应缓冲液;琼脂糖凝胶电泳所需试剂和设备。;3 实验步骤: A 建立反应体系 B 酶切反应(温育1-3h) C 电泳鉴定;4、双酶切体系(0.2mlEP管): 质粒DNA 10μl 10×M buffer 2μl BamHⅠ 1μl HindⅢ 1μl ddH2O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