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痞证证治;内容提要;痞证证治概要;概念;痞的含义;“心下”指什么部位?;病因病机;(131上)辨结胸与痞证的成因
阳——有形之邪(如痰水) 结胸
病发于 误下
阴——无形之邪(无痰水) 痞证
;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p150);(151)
;二、胃气素虚,邪气乘虚陷入
饮食因素(饮食不节致脾胃损伤)
情志因素(肝气不舒影响脾胃失和)
;证候特点 ;证治分类 ;主证:
心下痞,按之濡——属气痞
其脉关上浮——关主中焦,浮是阳邪,
无形邪热独盛于中焦
以方测证,当有烦热,口渴,舌红苔黄,吐衄血。;治法:泻热开结除痞。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林亿、《千金翼方》注云有黄芩,从其说)。
煎服法:沸水泡三黄,取其气,薄其味,使之利于清上部无形邪热,而不在泻下里实之法。徐大椿:“凡治下焦之补剂,当多煎以熟为主,治上焦之泻剂,当不煎以生为主。”
其它中药泡服法举例。; 《伤寒杂病论》特定煎服法
直接用水煎法:使用最多。
去渣再煎:如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
米熟汤成:如白虎汤。
麻沸汤渍之:如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
先煎:如葛根汤之葛根,麻黄汤之麻黄。;后入:如大承气汤之芒硝,大陷胸汤之芒硝。
烊化:如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之阿胶。
特定水煎:如苓桂术甘汤以甘澜水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潦水煎。
加酒、醋、蜜等煎:如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清酒,苦酒汤用苦酒等。;临床应用:一是火热内盛之热痞、胃脘痛、癫狂、便秘以及外科疔疖疮疡等;二是迫血妄行之各种出血证;三是火热上炎之头痛、眩晕、牙痛、口舌生疮等。
胃肠系统疾病: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化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胃热内盛者有效。
湿热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苏梗、云茯苓等;气滞加香附、 八月扎、郁金、白芍等;
肝郁脾虚加白术、云茯苓、陈皮、苏梗、香附等;虚寒加炙黄芪、干姜、干松、肉桂等;
阴虚加白芍、乌梅、沙参、石斛等。
本方加秦皮、白芍、白头翁、广木香,水煎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出血性疾病:本方加仙鹤草、侧柏叶、丹皮、小蓟,口服或经胃管内注入,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证属胃腑积热,气盛火旺者。
本方开水泡服治疗肺结核咯血,平均止血时间为2.5天。原方加白茅根、牛膝可治疗鼻衄。
口腔粘膜疾病:取本方泻火解毒、釜底抽薪之功,治疗小儿急性口疮,疗效颇佳。在辨证内服汤药同时,予本方开水浸泡,频频含漱,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较好。;本方特点:
集苦寒药之大成
分量较轻
开水泡服,不用煎煮
降火——降气——降血——止血;2.论热痞兼表的治则—先表后里(164) (p151)
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先下后汗
心下痞——误下后,邪陷中焦(言外之意,还有
心烦,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恶寒者——风寒在表,尚未全解
(兼发热,头痛,脉浮)
治则: 先解表——桂枝汤
后攻里——大黄黄连泻心汤;表里先后治法;3.热痞兼阳虚的证治——附子泻心汤证(155)(p154)
164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热痞“复恶寒汗出”
若伴发热—热痞兼表——先表后里(164)
不伴发热—热痞兼表阳虚—消痞扶阳(155)
三黄——清热消痞(苦寒)
附子——温经扶阳固表(辛热) ;煎服法:泡三黄煎附子汁兑入。(寒热异其性,性气不同,而兼收补泄之效)。
配伍特点:大辛大热的附子与大苦大寒的三黄相配,温凉相配,邪正兼顾,用于治疗比较复杂的病证,(如《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心下痞—— 大黄黄连泻心汤——邪热壅滞,一般无表证——清热泻痞
按之濡—— 附子泻心汤——邪热壅滞兼表阳虚弱,有恶寒汗出——清热泻痞扶阳;二、寒热错杂痞证治
1.半夏泻心汤证(149)(p156)——少阳证误下后,柴胡、陷胸、泻心等汤的治法。
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少阳证误下三种转归
正气强,虽误下,没有变逆——柴胡证仍在,复与柴胡汤
素有水饮,误下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最新带板书带目录.pdf VIP
- 8D报告案例模板.ppt VIP
- 工程结算审核实务:重点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docx VIP
- DB34T4021-2021《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宁波市2023年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活动-高段组(参考答案) .pdf VIP
- 拼装式施工灯架制作和安装工艺.pdf VIP
- 青岛宏丰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工艺问世.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