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起诉状分割遗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民事起訴狀 案號: 年度 字第 號 股別: 股 原告 陳○○ 住************* 陳○麗 住************* 被告 陳○全 住台北市********* 為請求分割遺產等事件,依法起訴事: 訴之聲明 請判准兩造就其被繼承人劉月里所遺座落於「台北市***段1小段第248地號土地,地目:建,面積16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6分之2」及其地上建物「門牌號碼台北市******,面積:48.2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全部」之不動產均准予變賣,變賣所得價金,按兩造之應繼分比例分配之。 被告應協同原告就第一項所示之不動產辦理繼承登記。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緣兩造之直系血親尊親屬即兩造之母劉○○女士(以下簡稱:被繼承人)於民國9*年*月**日過世,此有死亡證明書可稽(原證一),兩造均為被繼承人之直系血親卑親屬,依法均為其繼承人,合先敘明。 經查,於被繼承人過世後,就被繼承人所遺之座落於「台北市松山區美仁段1小段第248地號土地,地目:建,面積16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6分之2」及其地上建物「門牌號碼台北市*****段133巷5弄7號1樓,面積:48.2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全部」(原證二)等財產(以下簡稱:系爭不動產),依法應辦理繼承登記,且原告等已多次催請被告協同辦理繼承登記與分割遺產等事宜(原證三),然被告均置之不理,原告等迫不得已,僅得依法起訴,請 鈞院明察。 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民法第1151條、第1164條前段定有明文。復按,「各共有人,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聲請,命為左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二、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公同共有之關係,自公同關係終止,或因公同共有物之讓與而消滅。公同共有物分割之方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依關於共有物分割之規定。」,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及第830條分別定有明文。而共有人因共有物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而提起請求分割共有物之訴,應由法院依民法第824條命為適當之分配,不受任何共有人主張之拘束,即不得以原告所主張分割方法之不當,遽為駁回分割共有物之訴之判決 (最高法院49年度台上字第2569號判例要旨參照) 再者,分割共有物時,法院應參酌當事人之聲明、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利益等公平決之。又分割共有物,以消滅共有關係為目的。法院裁判分割共有土地時,除因該土地內部分土地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部分共有人仍願維持共有關係,應就該部分土地不予分割或准該部分共有人成立新共有關係外,應將土地分配於各共有人單獨所有,最高法院69年度台上字第1831號判例可資參照。又按法院裁判分割共有物之分割方法,僅限原物分配、變賣分配及原物分配兼金錢補償三種為限,而又以原物分配為原則。又按共有物之分割方法,應斟酌當事人之聲明、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因素決之,惟如分配原物有困難時,則應予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最高法院57年度台上字第2117號、51年度台上字第271號判例闡釋甚詳。經查,系爭土地目前建有建物並由第三人占用中,為兼顧兩造利益之公平、土地經濟效用及尊重兩造意願等,本件應將系爭不動產變賣,所得價金依兩造之應繼分比例分配,較為公允,請 鈞院明察。 綜上所述,本件應以變價方式分配被繼承人之遺產,如此始符兩造之最佳利益,被告應協同原告等辦理繼承登記,避免法律關係懸而未決。為此狀請 鈞院鑒核,賜判如訴之聲明之判決,以維權益,順昭司法清明之風,至感! 謹 狀 臺灣○○地方法院民事庭 公鑒 原證一:死亡證明書影本乙份。 原證二:土地謄本及建物謄本各乙份。 原證三:存證信函影本乙份。 具狀人:陳○○ 陳○○ 中華民國九十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